大禹治水

文言文《大禹治水》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故事内容】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WwW.7gushi.com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历史意义】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文言文《大禹治水》相关信息

  •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 越州山阴人》--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
  • ·文言文《答刘仲鲁书》--文言文《答刘仲鲁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答刘仲鲁书》此文叙作者与刘生的友情,并勉以无论处贫处显,都...
  • ·文言文《蔡邕字伯喈 陈留圉人也》--文言文《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
  • ·文言文《汉书薛宣朱博传》--文言文《汉书薛宣朱博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
  • ·文言文《冯唐者 其大父赵人》--文言文《冯唐者,其大父赵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冯唐者,其大父赵人。汉兴徙安陵。唐以孝着,为中郎署长...
  • ·文言文《何灌字仲源 开封祥符人》--文言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 ·文言文《郅恽字君章 汝南西平人》--文言文《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
  • ·文言文《黄权字公衡》--文言文《黄权字公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
  • ·文言文《青霞先生文泰》--文言文《青霞先生文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痍之,方力构其罪,赖...
  • ·文言文《王英字时彦 金溪人》--文言文《王英字时彦,金溪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
  • ·文言文《江万里 字子远》--文言文《江万里,字子远》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少神隽,有锋颖,连举于乡。入太学...
  • ·文言文《始汲黯为谒者 以严见惮》--文言文《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
  • ·文言文《兰陵武王长恭 文襄第四子也》--文言文《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
  • ·文言文《章邯军棘原》--文言文《章邯军棘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
  • ·文言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文言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
  • ·文言文《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文言文《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
  • ·文言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 ·文言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前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
  • ·文言文《狐假虎威》--文言文《狐假虎威》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狐假虎威,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因以“狐假虎威”喻比喻仰仗...
  • ·文言文《大禹治水》--文言文《大禹治水》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