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文言文《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注释】
(1)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居室。逸:远。世:指世俗。官场。绝:断绝往来。
(2)顾盼:犹言看顾、眷顾。莫:无,没有。荆扉:用荆条编成的柴门。
(3)翳翳(yì缢):阴暗的样子。“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4)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声曰希。”
(5)劲气:猛烈的寒气。箪(doān丹)瓢:即箪食瓢饮。简:竹编的盛饭容器。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指孔子学生颜回。谢:辞绝。屡:经常。设:陈设。箪瓢谢屡设:意思是说,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空,无食可陈于面前。
(6)萧索:萧条,冷落。空字:空荡荡的房屋。形容一无所有。了无:一点也没有。可悦:可以使人高兴的事情。
(7)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8)谬:误,谦辞。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9)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义为渡口,这里指道路。苟:如果。由:沿看,遵循。栖迟:游息,指隐居。《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讵(jǜ巨):岂。(10)契:契合,指志同道合。别:识别。
【翻译】
隐居茅舍掩踪迹,远与世俗相隔绝。无人知晓来眷顾,白日柴门常关闭。岁暮寒风正凄冷,阴沉整日天降雪。侧耳细听无声响,放眼户外已皓洁。寒气猛烈侵襟袖,无食箪瓢常空设。萧条冷落空室内,竟无一事可欢悦。千年古书皆历览,常常读见古义烈。高尚操行不敢攀,仅能守穷为气节。平坦仕途若不走,隐居躬耕岂算拙?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准识别!
【赏析】
题中的癸卯岁,是公元403年(晋安帝元兴二年),陶渊明三十九岁。先二年,公元401年(安帝隆安五年),渊明似曾出仕于江陵,旋丁母忧归家。这首诗即丁忧家居时之作。敬远是渊明Www.7gushi.com的同祖弟,其母与渊明的母亲又为姐妹;先渊明卒,渊明有文祭他。文中可见两人饥寒相共、志趣相投的密切感情。渊明这首诗借赠敬远以自抒情怀。作诗当月,桓玄篡晋称楚,把晋安帝迁禁在渊明的故乡寻阳。这是一场政治上的大变局,诗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渊明不是对于世事无所动心的人,但处在当时东晋统治阶级自相争夺严重的险恶环境中,他只能强作忘情,自求解脱。解脱之道,是守儒家的固穷之节,融道家的居高观世之情,但又不取儒家的迂腐,道家的泯没是非。
“寝迹”四句,写自己隐居家中,销声匿迹,与世隔绝,四顾没有知己,只好白天把“荆扉”(柴门)长闭。“寝迹衡门(指陋室)”,并不是渊明本怀消极,是被黑暗世局迫成的。“邈与世绝”,实际是“绝”不了的;“邈”更难说,安帝就被禁近在咫尺的寻阳。复杂的情怀,坚苦的节操,“莫谁知”倒是真的,就诗篇来说,只把敬远除外。这四句转折颇多,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为:“一意一转,曲折尽致”。起四句叙事,接下去四句写景。景有“凄凄”之风,“翳翳”之雪。“凄凄”来自“岁暮”,“翳翳”由于“经日”,轻淡中字字贴实。四句中由风引起雪,写雪是重点,故风只一句,雪有三句。“倾耳”二句,千古传诵,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只十字,而雪之轻白虚洁尽在是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说:“真觉《雪赋》一篇,徒为辞费。”《采菽堂古诗选》说:“写风雪得神。”其妙处在轻淡之至,不但全无雕刻之迹,并且也无雕刻之意,落笔自然而兴象精微,声色俱到而痕迹全消,不见“工”之“工”,较后人一意铺张和雕刻,能以少许胜多许。
“劲气”四句,紧承风雪叙事:写寒气侵衣,饮食不足,屋宇空洞萧条,没有什么可娱悦的。一“劲”字备见凛冽之状;“谢屡设”三字,以婉曲诙谐之笔写穷困,尤饶达观情趣;“了无”撇扫之词,束上启下。“历览”八句,议论作结:屋内外一片严寒(暗包政治气候),事无“可悦”,唯一的排遣和安慰,只有借读“千载书”,学习古代高人志士的“遗烈”;“遗烈”两字,偶露激情。“高操”两句,又出以诙谐,掩抑激情。有人说这是讽刺当时受桓玄下诏褒扬的假“高士”皇甫希之之流,实际上还包含作者不愿为司马氏与桓氏的争夺而去殉“臣节”的意思;假高、愚忠,俱不屑为。“固穷”自守,本无以此鸣高之意,故自嘲此节为“谬得”。诙谐中表现了坚贞与超脱的结合,正是前面说的对于儒道精神很好的取舍与结合:是非不昧,节行不辱,而又不出于迂拘。仕进的“平津”(坦途)既不愿再走,那么困守“衡门”,就不自嫌其“拙”了;不说“高”,又说“拙”,正是高一等,超一等。“寄意”二句,才写到赠诗敬远的事,说“寄意”于“言外”,只有敬远能辨别此心“契合”之道,归结诗题,又露感慨。黄文焕《陶诗析义》说这八句,转折变化,如“层波迭浪”,庶几近之;但更应该说这“层波迭浪”表面上竟能呈现为一片宁静的涟漪。
此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俱以情渗透其中。尽管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但终以情为主,而情偏没有直接表露。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把层波迭浪变为定流清水,陶诗的意境,自然达到了极顶的深厚和醇美。

文言文《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相关信息

  • ·文言文《杞人忧天》--文言文《杞人忧天》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杞国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
  • ·文言文《俞伯牙和钟子期》--文言文《俞伯牙和钟子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
  • ·文言文《曾子杀猪》--文言文《曾子杀猪》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
  • ·文言文《邯郸学步》--文言文《邯郸学步》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
  • ·文言文《夸父追日》--文言文《夸父追日》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夸父追日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之一,相传在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
  • ·文言文《刻舟求剑》--文言文《刻舟求剑》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是《吕氏春秋·...
  • ·文言文《女娲补天》--文言文《女娲补天》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秦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
  • ·文言文《指鹿为马》--文言文《指鹿为马》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秦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
  • ·文言文《后羿射日》--文言文《后羿射日》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后羿射日是中国汉族古代传说,后羿射日的故事发生在山西省屯留县,...
  • ·文言文《介子推不言禄》--文言文《介子推不言禄》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介子推不言禄》选自《左传》,叙事简明生动,严谨有法,富于...
  • ·文言文《重耳及楚 楚子飨之》--“重耳及楚,楚子飨之”出自《退避三舍》,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 ·文言文《退避三舍》--文言文《退避三舍》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
  • ·文言文《纸上谈兵》--文言文《纸上谈兵》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 ·文言文《学弈》--文言文《学弈》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
  • ·文言文《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孔文举年十岁》,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
  • ·文言文《嵇中散之死》--文言文《嵇中散之死》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
  • ·文言文《沈约笃志好学》--文言文《沈.约笃志好学》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
  • ·文言文《小园赋》--文言文《小园赋》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小园赋》抒发了庾信羁旅异国,想做隐士而不得的痛苦,突出表现了作...
  • ·文言文《咏贫士七首其一》--《咏贫士七首其一》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
  • ·文言文《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文言文《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