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恺字伯豫

《刘恺字伯豫》出自文言文《刘般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不出。积十余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因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盖王法崇善,成人之WWW.7gushi.com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乃征恺,拜为郎,稍迁侍中。
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②。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③。论议引正,辞气高雅。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由是内外众职并废丧礼。元初中,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议者以为不便。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先之。而议者不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④直,不可得也。”太后从之。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太尉马英、司空李郃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朝廷以此称之。安帝时,诏引恺拜太尉。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岁余,卒于家。
【注释】
①三事:三公之位,这里指丞相;后文提及的“公卿”即三公九卿,是朝廷高官;“二千石”“刺史”指地位较高的州郡牧守级长官;“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员
②风行:风操品行
③岩穴:即岩穴之士,指隐士
④景:通“影”,影子
【翻译】
刘恺字伯豫,因为(按礼法)应当世袭父亲刘般的封爵,(为了)让给弟弟刘宪,(就)离家逃走,以躲避世袭封爵。过了很久,到了章和年间,有关部门上书请求撤除他的封国,肃宗赞美刘恺的义行,特别优待宽容他,可刘恺还是不肯露面。过了十余年,到了永元十年,有关部门重申原来的请求(撤除刘恺的封国),侍中贾逵于是给皇帝上奏书,说:“孔子说过‘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国,对处理国事就没有什么困难了!’。我了解到居巢侯刘般的承嗣儿子刘恺,他平素的品行,对兄弟友爱,为人谦逊清白,把封国让与弟弟刘宪,自己藏身隐居很久了。有关部门不推究刘恺乐于为善的本意,而依照平常的法则处理此事,这恐怕不能鼓励礼让的风气,也不能成全宽容仁厚的教化。前代有扶阳侯韦玄成,近代有陵阳侯丁鸿,都因高洁品行没有接受封爵,从未听说过他们遭到贬爵削封,却都升官登宰相之位。现在刘恺仰慕前贤,有伯夷的节操,应当让他蒙受矜怜宽宥,保全他祖先的功业,以扩大彰显朝廷崇尚仁德的美誉。”和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说:“过世的居巢侯刘般,他的继嗣儿子刘恺,(按礼法)应当世袭父亲刘般的封爵,而刘恺声称遵从父亲的遗愿,把封国爵位让与弟弟刘宪,自己逃走藏身隐居七年,他操守很是坚定。大凡王法在于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现准许刘宪袭爵。这是对特殊情况的权宜处理,以后不得以此为例。”于是征召刘恺,将他任命为郎,不久升迁为侍中。
刘恺入朝为官,同朝为官者没有谁不敬仰他的风操品行。刘恺性情纯厚古朴,推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每逢征召举荐人才时,一定以岩穴之士(隐士)为先。他评论引证,谈吐高雅。以往制度规定:三公、九卿、二千石官员、刺史,不得为父母守丧三年,因此朝廷上下众多官员都废弃了丧礼。元初年间,邓太后下诏规定长吏以下官员不为父母服丧三年的,不得参加主掌诉讼案件和选拔举用贤能。当时有人上奏说州郡的长官也应该执行与此相同的丧礼制度。朝廷下诏让公卿大臣们讨论,议论者多认为州郡的长官不便行此丧制。只有刘恺建议说:“朝廷下诏书,之所以制定长吏以下必须守丧三年的法令,不过是为崇尚教化、移风易俗,来达到弘扬孝道的目的。现在刺史、二千石这样的官职作为州郡的师表,其职责就是教化百姓、美化风俗,按理更应该实行为父母守丧三年的礼制,用自己为他人作了榜样。可是议论的人却不探寻它的原委,以至于说郡守级官员不应该服丧三年,这就像使河水的源头混浊却想得到清泉,使树木的外形弯曲却想得到笔直的影子,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太后听从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时征西校尉任尚因为非法谋取利益而被羁押追究抵罪。任尚曾经是大将军邓骘的副手,因而邓骘的党羽庇护他,太尉马英、司空李郃迎合邓骘的旨意,不再事先请示,就独自解除任尚的监禁,刘恺不肯赞同他们的做法(议处、判议)。后来尚书查办此案,太尉马英、司空李合二人都受到责罪,而朝廷却因此称赞了刘恺。    安帝亲政的时候,下诏征召刘恺授予他太尉官职,在任上治事三年,因为身体疾病请求退职告老还乡,安帝过了很久才答应他。一年多后,在家里去世。

文言文《刘恺字伯豫》相关信息

  • ·文言文《张岊传》--文言文《张岊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张岊字子云,府州府谷人,有胆略,善骑射。天圣中,西夏观察使阿遇有...
  • ·文言文《吴祯 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出自文言文《吴祯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初名国宝,赐名祯。与...
  • ·文言文《吴祯传》--文言文《吴祯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初名国宝,赐名祯。与良俱从太祖克滁、和,...
  • ·文言文《赵上交 涿州范阳人》--《赵上交,涿州范阳人》出自文言文《赵上交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
  • ·文言文《赵上交传》--文言文《赵上交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
  • ·文言文《高劢字敬德 渤海蓨人也》--《高劢字敬德,渤海蓨人也》出自文言文《高劢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高劢字敬德,渤海蓨人也。幼聪敏,美风仪,以仁...
  • ·文言文《高劢传》--文言文《高劢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高劢字敬德,渤海蓨人也。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齐显祖所爱。...
  • ·文言文《陈寿字本仁 其先新淦人》--《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出自文言文《陈寿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祖志弘,洪武间代兄...
  • ·文言文《陈寿传》--文言文《陈寿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祖志弘,洪武间代兄戍辽东,遂籍宁远卫。...
  • ·文言文《玄朗先生墓碣》--文言文《玄朗先生墓碣》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呜呼!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若是...
  • ·文言文《恒字敬则 平原高唐人也》--《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出自文言文《华恒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
  • ·文言文《华恒传》--文言文《华恒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帝女荥阳长公主,拜驸...
  • ·文言文《李廌 字方叔》--《李廌,字方叔》出自文言文《李廌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
  • ·文言文《李廌传》--文言文《李廌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
  • ·文言文《海瑞传》--文言文《海瑞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
  • ·文言文《赵鼎 解州闻喜人》--《赵鼎,解州闻喜人》出自文言文《赵鼎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
  • ·文言文《赵鼎传》--文言文《赵鼎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赵鼎,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高宗即位...
  • ·文言文《戊戌秋 余偕陈子乔、林固庵二人之衡山》--《戊戌秋,余偕陈子乔、林固庵二人之衡山》出自文言文《游南岳记》,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戊戌秋,余偕陈子乔、林固庵二...
  • ·文言文《游南岳记》--文言文《游南岳记》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戊戌秋,余偕陈子乔、林固庵二人之衡山。舆行两日抵其麓。阴雨骤注...
  • ·文言文《刘恺字伯豫》--《刘恺字伯豫》出自文言文《刘般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