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是苏轼在宋哲宗即位不久,旧党上台后写的。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章惇等弄得弊端百出,百目全非,新旧党争使百姓遭殃,国家受害。因此,苏轼进札子建议哲宗读陆贽的奏议,从中学习治国之术。
【原文】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www.7gushi.com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注释】
(1)备员:凑数。讲读:指侍讲、侍读,官名
(2)逮:到,及
(3)陆贽:任翰林学士、宰相,后受谗被贬,着有《翰苑集》,亦名《陆宣公奏议》
(4)名器:《左传》:“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意即赏赐不可滥
(5)颇:廉颇。牧:李牧。均为战国时名将
(6)太息:出声长叹
(7)晁:晁错。董:董仲舒。均为西汉时思想家
【翻译】
臣等依凭空虚浅薄的才学,在翰林院侍讲、侍读的职位上充个数目。皇上的聪明睿智是上天赋予的,学问一天比一天深厚。臣等才学有限,然而圣贤之道没有穷尽,心中虽然想表述清楚可口头上表达不出来,因此自己感到很是惭愧,不知道该怎么办。
臣等认为作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诚,就像医生对准病症去用药一样,药虽然经医生之手传过去,但药方多是从古人那里留下来的。如果药方在世间证明确实很灵验,那么就不必一定要由医生自己创造出来才用。
臣等听说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才能本来就是帝王的辅佐,学问足可成为帝王的老师。他的议论深刻而切合物事人情,言语从不偏离圣贤的道德规范。才能与西汉的张良(张良字子房)齐肩而文才却要胜过他,议论的才能像西汉的贾谊而方法却不粗疏。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三代也只他一人罢了。但他不幸的是做官没能赶上良好的时机。唐德宗以严厉刻薄为能事,陆贽就以忠诚敦厚去规谏;唐德宗以猜疑忌恨去对人,陆贽就以推心置腹去劝说;唐德宗喜好用兵打仗,陆贽则认为消除战事是当时首先要做到的;唐德宗喜好敛聚财物,陆贽则认为散财于民最为迫切。至于任用人才、接受意见的方法,整治边防、驾驭将帅的策略,归罪于自身以收拢人心,改正过错以顺应天道,斥去小人以消除人民的祸患,珍惜爵位、宝器以授予有功的人,像这类合理的建议,很难列举完。陆贽真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的良药,去诊治危害身体的重病。假使唐德宗能完全按陆贽的进言去实行,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况便会再一次出现。
臣等每次从皇帝听讲的西阁退出,都私下相互议论,认为您是圣明的天子,一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使像您这样的圣明天子和像陆贽那样的贤能大臣意见相吻合,那就像圣君和贤臣处于同一时代一样了。当初冯唐高度赞扬战国时廉颇、李牧的贤能,汉文帝则为不能使用他们而深深叹息;魏相陈述了西汉晁错、董仲舒等应对当时皇帝的言语,汉宣帝就按这些言语施政而成就了汉室中兴的业绩。如果陛下能自己寻求老师,就不如从近一点的唐朝选取陆贽。再说那《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并不是没有可以效法的,而且依照这些史籍所阐述的道理都足以治理好国家。然而《六经》当中的圣贤言论精深奥秘,而史书、子书中存留的圣贤学说却颇不完整,犹如高山大海那样崇高深远,很难从中选择出多少可以直接推广运用的东西。而陆贽的议论,一打开书本就非常明了清楚,汇聚了古往今来的学说精华,确实是国家治乱的一面镜子。臣等想把他向皇帝的进言文章稍微加以整理校对,重新抄好进呈给陛下。希望陛下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就像亲眼见到陆贽之面一样;反复熟读它,就像和陆贽当面谈话一样。这样,一定能启发陛下天子之性的神明天资,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成就强盛国家的功业。臣等说不尽愚陋的心意,请陛下决定是否采用!
【赏析】
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哲宗反复熟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文章写得娓娓动听,很有说服力。如“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都非常切合作者、陆贽、宋哲宗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陆贽的札子虽当世不为德宗所用,但已是如“经效于世间”的良药,为“治乱之龟鉴”,若为哲宗熟读,“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文章写得真切动人。

文言文《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相关信息

  • ·文言文《孟浩然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文言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 ·文言文《周宅丰、镐近戎人》--“周宅丰、镐近戎人”出自文言文《周幽王失信身亡》,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周宅丰、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
  • ·文言文《周幽王失信身亡》--文言文《周幽王失信身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周宅丰、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
  • ·文言文《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出自文言文《杨子过宋》,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 ·文言文《杨子过宋》--文言文《杨子过宋》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
  • ·文言文《张逸园家传》--文言文《张逸园家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张逸园君者,讳若瀛,字印沙。君为人慷慨强果,自其少时,里人皆...
  • ·文言文《李应升诫子书》--文言文《李应升诫子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
  • ·文言文《越人阱鼠》--文言文《越人阱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
  • ·文言文《李昉字明远 深州饶阳人》--文言文《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干佑举进士,为秘书郎...
  • ·文言文《林逋养鹤》--文言文《林逋养鹤》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 ·文言文《林逋隐居》--文言文《林逋隐居》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 ·文言文《吴山图记》--《吴山图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前言】《吴山图记》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文章,主旨在于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
  • ·文言文《信陵君救赵论》--《信陵君救赵论》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前言】《信陵君救赵论》以大家所熟知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件为题材,对已有的...
  • ·文言文《汉用陈平计 间疏楚君臣》--“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出自《范增论》,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前言】《范增论》出自《古文观止》卷十,作者苏轼。文中苏轼...
  • ·文言文《麟之为灵 昭昭也》--“麟之为灵,昭昭也”出自《获麟解》,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前言】《获麟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韩愈在文中以麒麟自喻,...
  • ·文言文《灵博之山 有象祠遗》--“灵博之山,有象祠遗”出自《象祠记》,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灵、博之山,有象祠遗。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
  • ·文言文《象祠记》--《象祠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原文】灵、博之山,有象祠遗。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
  • ·文言文《君讳平 字秉之》--“君讳平,字秉之”出自《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前言】《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主要是哀悼许...
  • ·文言文《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前言】《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主要是哀悼许平有才能而屈于下位...
  • ·文言文《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前言】《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是苏轼在宋哲宗即位不久,旧党上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