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虐 国人谤王

厉王虐,国人谤王”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
(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
(6)弭(mǐ米):消除。
(7)障:堵塞。
(8)为川者:治水的人。
(9)宣:疏导。
(10)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
(11)公卿:指执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
(12)瞽(gǔ鼓):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
(13)史:史官。书:指史籍。
(14)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
(15)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
(16)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
(17)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
(18)庶人:平民。
(19)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
(20)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
(21)悖(bèi倍):违背道理。
(22)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
(23)兴:兴起、表露之意。
(24)阜:丰盛。
(25)夫(fú扶):发语词,无义。
(26)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
(27)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
(28)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29)乃 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翻译】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六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wwW.7gushi.com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文言文《厉王虐 国人谤王》相关信息

  • ·文言文《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出自《伯牙与钟子期》,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文言文《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出自《伯牙与钟子期》,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 ·文言文《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出自《伯牙与钟子期》,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文言文《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出自《伯牙与钟子期》,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文言文《伯牙与钟子期》--文言文《伯牙与钟子期》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 ·文言文《包惊几笃于友谊》--文言文《包惊几笃于友谊》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包惊几笃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
  • ·文言文《季札之初使 北过徐君》--文言文《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 ·文言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出自《季札挂剑》,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
  • ·文言文《季札挂剑》--文言文《季札挂剑》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 ·文言文《李元礼风格秀整》--文言文《李元礼风格秀整》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李元礼风格秀整》出自南朝宋宗室刘义庆(403年~4...
  • ·文言文《郭林宗至汝南》--文言文《郭林宗至汝南》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郭林宗至汝南》出自南朝宋宗室刘义庆(403年~444...
  • ·文言文《陈仲举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出自文言文《陈仲举礼贤》,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
  • ·文言文《陈仲举礼贤》--文言文《陈仲举礼贤》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陈仲举礼贤》出自南朝宋宗室刘义庆(403年~444年)...
  • ·文言文《黄仙裳幼赴童子试 为州守陈澹仙所知》--“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出自《黄仙裳鼎力相助》,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
  • ·文言文《黄仙裳鼎力相助》--文言文《黄仙裳鼎力相助》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后陈官给事中,以...
  • ·文言文《黄仙裳助人》--文言文《黄仙裳助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后陈官给事中,以事系...
  • ·文言文《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出自《黄仙裳济友》,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私。后田...
  • ·文言文《黄仙裳济友》--文言文《黄仙裳济友》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
  • ·文言文《荀巨伯不弃友》--文言文《荀巨伯不弃友》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
  • ·文言文《厉王虐 国人谤王》--“厉王虐,国人谤王”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