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衡传阅读答案-薛道衡传翻译赏析
薛道衡,字玄卿。六岁时父亲去世,却专心致志,发奋好学。十岁时,老师为他讲解《左传》,看到子产做郑国相的功劳,他便写下《国侨赞》,很有才华,读的人都很惊奇。以后,他的文名越来越大。北齐的司州刺史、彭城王高氵攸任他为兵曹从事。尚书左仆射杨对他大加赞赏,授予他奉朝请的职衔。吏部尚书、陇西人辛术与他交谈,感叹道:“汉代才华出众的郑太还活WWW.7gushi.com着呀。”河东的裴谳和他见面之后,高兴地说:“政权由中原移至河朔,我只说‘关西孔子’(按:指东汉华阴人杨震)这样的人才很难遇到了,没想到今天碰上了薛道衡啊!”
北齐武成帝高湛即位,薛道衡兼任散骑常侍,接待了北周与南陈两国的使者。武平初年,朝廷命他与其他学者们修订五礼,被授予尚书左外兵郎。南陈使者傅纟宰出使北齐,薛道衡以主客郎的身份接待了他。傅纟宰写赠诗五十韵,薛道衡与之唱和,南北两国都交口称颂。魏收夸赞薛道衡说:“傅纟宰的诗,好比用蚯蚓钓出了大鱼啊。”薛道衡在文林馆职,与范阳的卢思道、安平的李德林关系亲密,名声驰誉。他又以原来的官职兼任中书省的职务,不久,任中书侍郎,又兼太子侍读。齐后主时,他逐渐被重用,与侍中斛律孝卿一起参与朝廷大事。薛道衡详细陈述防备北周进攻的策略,斛律孝卿却没有采用。
北齐灭亡后,周武帝授予他御史二命士。以后回归乡里,从州主簿的职务开始,又进入朝廷任司禄上士。隋文帝杨坚做北周宰相时,薛道衡跟随元帅梁睿进攻王谦,又担任了陵州刺史。大定年间,朝廷授予他仪同的职衔,实际担任邛州刺史。
隋文帝即位,薛道衡却因事获罪,被免去职务。河间王杨弘向北征讨突厥,召请他负责军中文书。归来,任内史舍人。这一年,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陈国,他为主要使者,因而向隋文帝建议说“:陛下您的功勋可与尧舜相比。平定九州,天下化一,怎么能允许小小的南陈,长久存在于天纲之外?我现在奉命出使该国,请求朝廷下令他们向大隋自称为藩附国。”隋文帝说“:我尚且有涵养原谅他们,因而置之度外,你不要用不礼貌的言词损辱他们。”江南一带喜好诗文篇章,陈国后主陈叔宝尤其喜欢吟诗填词,薛道衡每有诗篇问世,江南人无不吟诵传唱。
到了开皇八年(588)隋军攻打南陈时,薛道衡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吏部郎,兼管军中的文书。大军驻扎在长江岸边,高赹夜晚坐在军帐中,对薛道衡说“:这次是否一定能攻克江东?请你谈谈看法。”薛道衡说:“凡讨论大事的成败,必须先用牢不可破的道理去判断。《禹贡》上所记载的九州,本来是当王的人所应管辖的领域。郭璞说过‘:江东分裂称王三百年,还会与中原合在一起。’现在南陈气数将满,以运数判断,江南必被克复,这是原因之一。有道德的就昌盛兴隆,失去道德的就衰弱灭亡,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都符合这个道理。圣上亲躬政事,俭朴谦恭,劬劳勤勉;陈叔宝却住高屋,雕画墙,沉溺酒色。这是江南必被克复的原因之二。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贤能。南陈的公卿大臣,仅仅是充数而已。提拔卑薄无德的施文庆,并委以重任;尚书令江总只会饮酒赋诗,根本不是经邦治国的人才;萧摩诃、任蛮奴是南陈的大将,仅是两个普通人罢了。这是它必然被克复的原因之三。我国得道而又强大,南陈失道而又弱小。估计它的军队,不超过十万。西自巫峡,东到海滨,分散驻守则形势悬殊而力量薄弱。集中驻防又会顾此失彼。这是南陈必然被攻克的原因之四。席卷江南的形势已经形成,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要犹豫。”高赹听后高兴地说“:你分析成败的形势,道理了了分明。我本来只把你当成有才学的读书人来看待,没想到如此有文韬武略。”伐陈归来,他任吏部侍郎。
后来坐罪于选拔人才。有人弹劾他与苏威结党,有意拔举,所以被免官,流放到岭南。晋王杨广当时在扬州,偷偷派人告诉薛道衡,让他请求走扬州这条路去岭南,然后奏请隋文帝把他留下来。薛道衡不喜欢杨广,而采纳了汉王杨谅的建议,便走江陵道去岭南。不久,朝廷下诏将他调回内史省任职。晋王杨广从此对他衔恨。然而,因为爱惜他的才干,对他十分礼貌。
以后数年,朝廷任命他为内史侍郎,又加上仪同三司的职衔。薛道衡每构思文章,一定端坐在空室内,或者靠着墙半躺着,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便发脾气。他的沉思如此专注。文帝称赞说“:道衡起草的文书很符合我的意思。”然而,对他的迂阔荒诞却提出告诫。后来,文帝对杨素、牛弘说:“道衡年纪大了,我不能再驱使他,使他尝受辛劳,应该派卫士守卫着他家的大门,让他过上安逸稳定的日子。”于是,晋封他为上开府,赐给物品一百件。薛道衡以自己没有功劳而推辞,隋文帝说:“你长久在朝廷内辛勤供职,国家的大事,都由你来宣布,难道不是你的功劳吗?”
薛道衡长时间处在国家中枢机要的位置上,声望更加显著。太子和各地封王争相与他交结,高赹、杨素对他十分推崇,因而使他的名声更大,一时无人可比。仁寿年间,杨素专掌朝廷大事。由于薛道衡与杨素关系密切,隋文帝不想让他长久地了解机密大事,因而,让他出任襄州总管。薛道衡一旦被调出京城,十分悲伤和留恋,说话时不禁哽咽抽泣。文帝也面容忧戚,说:“你已经到了迟暮之年,对朝廷实在是忠诚勤劳。我想让你将养珍摄。现在你离开朝廷,我好象断了一只臂膀。”于是,又赏赐他物品三百件,九环金带和衣服一套,马十匹,劝慰勉励一番将他送走。他在襄州任上清廉简放,官吏和老百姓都怀念他的惠政。
炀帝继位,薛道衡转任潘州刺史。一年多后,上表请求退职。炀帝对内史侍郎虞世基说:“薛道衡将要回来,我将把秘书监的位置留给他。”薛道衡回京城后,写了《高祖文皇帝颂》一文送给炀帝,炀帝看了很不高兴,回头对苏威说:“道衡称誉先朝,就像《诗经》中的《鱼藻》篇用来讽刺幽王啊。”于是,只任他为司隶大夫,将要问他的罪。薛道衡还不觉悟,司隶刺史房彦谦平常与他关系亲近,知道他一定遭受祸殃,劝他杜绝来往的客人,说话也要注意措词和语气。而薛道衡却听不进去。恰巧朝廷讨论新的法令,久久不能决定,薛道衡对朝臣们说:“假如高赹不死,法令早已经颁布。”有人报告给炀帝,炀帝大怒,说“:你难道还想念高赹吗?”将他交给执法部门判决。薛道衡自以为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催促宪司早日判决。案情奏上时,希望炀帝能够赦免他,并让家里人准备酒饭招待来打听消息的客人。等到奏上案情,炀帝却下令让他自尽。薛道衡大感意外,没有诀别自裁。宪司重新上奏,炀帝下令将他用绳子勒死。他的妻子被流放到且末。死时年七十岁,天下人都认为他冤枉。有文集七十卷流行于世。
北齐武成帝高湛即位,薛道衡兼任散骑常侍,接待了北周与南陈两国的使者。武平初年,朝廷命他与其他学者们修订五礼,被授予尚书左外兵郎。南陈使者傅纟宰出使北齐,薛道衡以主客郎的身份接待了他。傅纟宰写赠诗五十韵,薛道衡与之唱和,南北两国都交口称颂。魏收夸赞薛道衡说:“傅纟宰的诗,好比用蚯蚓钓出了大鱼啊。”薛道衡在文林馆职,与范阳的卢思道、安平的李德林关系亲密,名声驰誉。他又以原来的官职兼任中书省的职务,不久,任中书侍郎,又兼太子侍读。齐后主时,他逐渐被重用,与侍中斛律孝卿一起参与朝廷大事。薛道衡详细陈述防备北周进攻的策略,斛律孝卿却没有采用。
北齐灭亡后,周武帝授予他御史二命士。以后回归乡里,从州主簿的职务开始,又进入朝廷任司禄上士。隋文帝杨坚做北周宰相时,薛道衡跟随元帅梁睿进攻王谦,又担任了陵州刺史。大定年间,朝廷授予他仪同的职衔,实际担任邛州刺史。
隋文帝即位,薛道衡却因事获罪,被免去职务。河间王杨弘向北征讨突厥,召请他负责军中文书。归来,任内史舍人。这一年,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陈国,他为主要使者,因而向隋文帝建议说“:陛下您的功勋可与尧舜相比。平定九州,天下化一,怎么能允许小小的南陈,长久存在于天纲之外?我现在奉命出使该国,请求朝廷下令他们向大隋自称为藩附国。”隋文帝说“:我尚且有涵养原谅他们,因而置之度外,你不要用不礼貌的言词损辱他们。”江南一带喜好诗文篇章,陈国后主陈叔宝尤其喜欢吟诗填词,薛道衡每有诗篇问世,江南人无不吟诵传唱。
到了开皇八年(588)隋军攻打南陈时,薛道衡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吏部郎,兼管军中的文书。大军驻扎在长江岸边,高赹夜晚坐在军帐中,对薛道衡说“:这次是否一定能攻克江东?请你谈谈看法。”薛道衡说:“凡讨论大事的成败,必须先用牢不可破的道理去判断。《禹贡》上所记载的九州,本来是当王的人所应管辖的领域。郭璞说过‘:江东分裂称王三百年,还会与中原合在一起。’现在南陈气数将满,以运数判断,江南必被克复,这是原因之一。有道德的就昌盛兴隆,失去道德的就衰弱灭亡,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都符合这个道理。圣上亲躬政事,俭朴谦恭,劬劳勤勉;陈叔宝却住高屋,雕画墙,沉溺酒色。这是江南必被克复的原因之二。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贤能。南陈的公卿大臣,仅仅是充数而已。提拔卑薄无德的施文庆,并委以重任;尚书令江总只会饮酒赋诗,根本不是经邦治国的人才;萧摩诃、任蛮奴是南陈的大将,仅是两个普通人罢了。这是它必然被克复的原因之三。我国得道而又强大,南陈失道而又弱小。估计它的军队,不超过十万。西自巫峡,东到海滨,分散驻守则形势悬殊而力量薄弱。集中驻防又会顾此失彼。这是南陈必然被攻克的原因之四。席卷江南的形势已经形成,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要犹豫。”高赹听后高兴地说“:你分析成败的形势,道理了了分明。我本来只把你当成有才学的读书人来看待,没想到如此有文韬武略。”伐陈归来,他任吏部侍郎。
后来坐罪于选拔人才。有人弹劾他与苏威结党,有意拔举,所以被免官,流放到岭南。晋王杨广当时在扬州,偷偷派人告诉薛道衡,让他请求走扬州这条路去岭南,然后奏请隋文帝把他留下来。薛道衡不喜欢杨广,而采纳了汉王杨谅的建议,便走江陵道去岭南。不久,朝廷下诏将他调回内史省任职。晋王杨广从此对他衔恨。然而,因为爱惜他的才干,对他十分礼貌。
以后数年,朝廷任命他为内史侍郎,又加上仪同三司的职衔。薛道衡每构思文章,一定端坐在空室内,或者靠着墙半躺着,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便发脾气。他的沉思如此专注。文帝称赞说“:道衡起草的文书很符合我的意思。”然而,对他的迂阔荒诞却提出告诫。后来,文帝对杨素、牛弘说:“道衡年纪大了,我不能再驱使他,使他尝受辛劳,应该派卫士守卫着他家的大门,让他过上安逸稳定的日子。”于是,晋封他为上开府,赐给物品一百件。薛道衡以自己没有功劳而推辞,隋文帝说:“你长久在朝廷内辛勤供职,国家的大事,都由你来宣布,难道不是你的功劳吗?”
薛道衡长时间处在国家中枢机要的位置上,声望更加显著。太子和各地封王争相与他交结,高赹、杨素对他十分推崇,因而使他的名声更大,一时无人可比。仁寿年间,杨素专掌朝廷大事。由于薛道衡与杨素关系密切,隋文帝不想让他长久地了解机密大事,因而,让他出任襄州总管。薛道衡一旦被调出京城,十分悲伤和留恋,说话时不禁哽咽抽泣。文帝也面容忧戚,说:“你已经到了迟暮之年,对朝廷实在是忠诚勤劳。我想让你将养珍摄。现在你离开朝廷,我好象断了一只臂膀。”于是,又赏赐他物品三百件,九环金带和衣服一套,马十匹,劝慰勉励一番将他送走。他在襄州任上清廉简放,官吏和老百姓都怀念他的惠政。
炀帝继位,薛道衡转任潘州刺史。一年多后,上表请求退职。炀帝对内史侍郎虞世基说:“薛道衡将要回来,我将把秘书监的位置留给他。”薛道衡回京城后,写了《高祖文皇帝颂》一文送给炀帝,炀帝看了很不高兴,回头对苏威说:“道衡称誉先朝,就像《诗经》中的《鱼藻》篇用来讽刺幽王啊。”于是,只任他为司隶大夫,将要问他的罪。薛道衡还不觉悟,司隶刺史房彦谦平常与他关系亲近,知道他一定遭受祸殃,劝他杜绝来往的客人,说话也要注意措词和语气。而薛道衡却听不进去。恰巧朝廷讨论新的法令,久久不能决定,薛道衡对朝臣们说:“假如高赹不死,法令早已经颁布。”有人报告给炀帝,炀帝大怒,说“:你难道还想念高赹吗?”将他交给执法部门判决。薛道衡自以为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催促宪司早日判决。案情奏上时,希望炀帝能够赦免他,并让家里人准备酒饭招待来打听消息的客人。等到奏上案情,炀帝却下令让他自尽。薛道衡大感意外,没有诀别自裁。宪司重新上奏,炀帝下令将他用绳子勒死。他的妻子被流放到且末。死时年七十岁,天下人都认为他冤枉。有文集七十卷流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