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盗论

文言文《患盗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日:“盗可除乎?”对日:“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日:“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兵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WWW.7gushi.com苦,为盗乃甚逸也。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臧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②。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③,殆复起矣。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引而伸之,亦日:“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亦反其本而已矣。
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欲重其事。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翻译】
天下正在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但是盗贼产生也有根源,能够阻止它产生的根源,盗贼有什么可令人忧心的呢?”那人又说:“请问盗贼(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田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盗贼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的腰包开别人的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德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占城池劫掠百姓而成盗贼。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
富足的年代没有盗贼,是生活无忧;政治修明的年代没有盗贼,是贫富差距不大;教化盛行的年代没有大的社会乱子,是人心顺畅.如今不致力于人人丰衣足食却致力于天下没有盗贼,就像堵住水流却不去堵住它的源头;不致力于“教化”的方法使盗贼受到“感化”却致力于用刑法禁止做盗贼。这是纵火燃烧却要用杯水去扑灭大火。说到法律(的作用):(是)让偷东西者受刑。将伤人者处死,其惩罚的力度够重了;但是盗践却没有因此而平息,并不是不害怕处死。只因想到无法生活下去,以为(与其)眼睁睁等待死亡。不如铤而走险另找生路。说到法律(的规定):(是)让听有能够自首的盗贼,免除他们的罪行,有的还赏赐他们穿戴佩剑,官职和实禄,其恩泽够深了;但是盗贼却不受招安。并非不想活命,只是想到无法安定的生活下去,以为做百姓是太痛苦,当盗贼是太快活。然而不是人民愿意做强盗,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逼出来的。盗贼不来自首。也并非他们不想自首,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让他们不愿悔过自新。如果衣食向来能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礼义廉耻早就充满内心。他们就会唯恐不能列入良民的范圉,哪里还敢如此呢?所以用死威胁他们却不能让他们害怕,用活命劝勉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感激奋发,那么即使烦劳专管捕逐盗贼的官吏,加重督促逮捕盗贼的科条法令.原本就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现在有关部门不从源头上担忧考虑。如一味依靠惩办州县地方官,这就如同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所有百姓经过九年的拼种,就可以储蓄足够三年吃的余粮;有了足够三年吃的余粮,这以后可以把礼义教给他们。如今百姓衣食不足。徭役赋税不公平,道德教化不开展的原因,是地方官的过失吗?我担心这样做(指惩办州县地方官)不会有什么收效,而地方大小官吏都怕因此定为死罪而互相隐瞒:以致动乱事件增多的弊端,几乎又要出现了。所以孔子说:“要我办理诉讼案件,我不过也和其他办案人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诉讼。”推而广之,也可说:“要我使用军事手段,我不过也和其他将领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战事!”再引申推广,也可以说“要我镇压盗贼,我也过也和其他州县官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盗贼产生的土壤!”何不也返回到根本的治理办法去呢?
自从西夏元昊侵扰边境,国内盗贼蜂起。山东一带更加厉害。天子派遣侍御吏督促逮捕,并且对它们加以招安,不能全部平息。于是下令州郡:“盗贼出现却不能捉住,长吏要牵连受罪。”要加重其事的惩处力度。我认为在防备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文言文《患盗论》相关信息

  • ·文言文《王勃字子安 绛州龙门人》--“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出自《王勃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
  • ·文言文《王勃传》--文言文《王勃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
  • ·文言文《李白传》--文言文《李白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
  • ·文言文《苏瑰 字昌容 雍州武功人》--“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出自《苏瑰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
  • ·文言文《苏瑰传》--文言文《苏瑰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
  • ·文言文《陆九龄 字子寿》--“陆九龄,字子寿”出自《陆九龄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
  • ·文言文《陆九龄传》--文言文《陆九龄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
  • ·文言文《范仲淹家贫 就学于南都书舍》--“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出自《范仲淹食粥》,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
  • ·文言文《范仲淹食粥》--文言文《范仲淹食粥》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
  • ·文言文《范仲淹 字希文》--“范仲淹,字希文”出自《范仲淹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
  • ·文言文《范仲淹传》--文言文《范仲淹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
  • ·文言文《郭浩字充道 德顺军陇干人》--“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出自《宋史郭浩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
  • ·文言文《宋史郭浩传》--文言文《宋史郭浩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
  • ·文言文《萧燧字照邻 临江军人》--“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出自《萧燧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
  • ·文言文《萧燧传》--文言文《萧燧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
  • ·文言文《周必大 字子充 号平园老叟》--“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出自《周必大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
  • ·文言文《周必大传》--文言文《周必大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 ·文言文《专诸者 吴堂邑人也》--“专诸者,吴堂邑人也”出自《专诸刺王僚》,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
  • ·文言文《专诸刺王僚》--文言文《专诸刺王僚》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
  • ·文言文《患盗论》--文言文《患盗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日:“盗可除乎?”对日:“何为不可除也?顾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