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 空怅望 过维扬

“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释】
⑥馘(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名王:指金兵的统帅。
⑦沙场:战场。
⑧击楫中流:用祖逖北伐的故事。
⑨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⑩维扬:即扬州。
【翻译】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岸边白色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在那里www.7gushi.com,徒感慨、空悲凉。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赏析】
还有一个伤今与怀旧的结合。这首词目睹扬州破败景象,痛悼国家不幸,这是“今”;可是词篇中又有“几兴亡”一句,接下去还有“千古英雄成底事”,这是“旧”。有了历史旧事的陪衬,眼前的感慨变得越发深沉幽远;相反,由于当前维扬的变故,千年的兴亡也变得越发真切。同时这一句也奠定了下片的基调,暗示自己也像历史上的无数英雄一样,壮志难酬,只能“徒感慨,漫悲凉”。下半阕开头五句写自己少年时的志向。词人年轻时就有降服中行说(汉文帝时宦者,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扫沙场”的雄心壮志,甚至象祖逖的样子,在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这样,有千古、少年时、目前三个时间层次的结合,词篇抒情的背景就非常开阔,作者因国事而生的忧虑也就特别深广。(李济阻)
这首词直接写到维扬的是前面五句和最末两句。前五句写见闻,结尾处点维扬,全词自然构成一个整体,中间的感慨部分则正好处在包孕之中,这样能使结构紧凑,抒情集中,应该是作者精心安排之作。

相关信息

  • ·《句蠡规模非浅近 石苻事业真俄顷 问古今、宇宙竟如何 无人省》--“句蠡规模非浅近,石苻事业真俄顷。问古今、宇宙竟如何,无人省”出自宋朝诗人吴潜的作品《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其古诗全文如...
  • ·《山之下 江流永 江之外 淮山暝 望中原何处 虎狼犹梗》--“山之下,江流永。江之外,淮山暝。望中原何处,虎狼犹梗”出自宋朝诗人吴潜的作品《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其古诗全文如下:十...
  • ·《老去渐消狂气习 重来依旧佳风景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 空山冷》--“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出自宋朝诗人吴潜的作品《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其古诗全文如...
  • ·《十二年前 曾上到、绣春台顶 双脚健、不烦筇杖 透岩穿岭》--“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透岩穿岭”出自宋朝诗人吴潜的作品《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 ·《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 空怅望 过维扬》--“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平沙浅...
  •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 算空有、古木斜晖》--“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
  • ·《今夜梦中无觅处 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文如下:人间离别易多...
  •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忽相思 几度小窗 幽梦手同携》--“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 ·《近水远山都积恨 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 有》--“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临江仙·满院花香晴昼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