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都积恨 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 有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临江仙·满院花香晴昼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院花香晴昼永,惜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注释】
①愔愔:沉寂、悄然。
②游丝:纤细的柳丝。
③颦:皱眉。
④可堪:怎能承受。
⑤朔雁:北方的鸿雁。
【赏析】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其中“满院花香”明点时令,暗写“无人”:正因为庭院情愔,所以花香才得以充盈满院,主人公才得以有此感觉。李清照《醉花阴》有“薄雾浓云愁永昼”之句,其《声声慢》有“独自怎生得黑”之句www.7gushi.com,都是写一个人呆在家里嫌白天太长的孤独寂寞的心情,“晴昼永”也是这个意思。孤寂之人正苦于相思,根本无心欣赏春光,所以下面写了“谁将心绪管青春”,意谓哪有什么心绪顾及春光呢?歇拍“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飘动的蛛丝自然说明了主人公之漫无心绪久矣,然而这个“知”字如果用“说明”来解,则“知我懒”大可不必道出,只写蛛丝就足以令人想到主人公的“懒”了。这里词人着一“知”字,仿佛蛛丝成为有生有灵之物,终日看着我,了解我,和我相伴,而江边的柳条也在为我发愁。这样,主人公的孤苦就更进了一层。
过片的“可堪”是“哪堪”的意思。怨中之人眼中的近水远山,都成为阻隔自己和所思之人见面的可恨之物,如茵的芳草则意味着春天将逝。时光不居,所思之人不归;岁月虚掷,相思之人何堪!不过,以上这些意思词人在前面都没有明点出来,只是到了最后,词人才点明主人公“懒”和“恨”的缘由,乃是由于“思君”之故。然而尽管无一日不思,也是徒唤奈何。相传雁能传书,可又有谁知道所思之人在何方何地呢?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只能每日以眼泪洗面了。
这首小令有个特点,就是基本上句句关乎景物而又无一句着力写景,原因可能就如令中所写的:“谁将心绪管青春。”不过,如果少一些叙述的成分,把情感直接物化为具体的形象,会更得含蓄不尽之致。

相关信息

  • ·《十二年前 曾上到、绣春台顶 双脚健、不烦筇杖 透岩穿岭》--“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透岩穿岭”出自宋朝诗人吴潜的作品《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 ·《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 空怅望 过维扬》--“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平沙浅...
  •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 算空有、古木斜晖》--“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
  • ·《今夜梦中无觅处 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文如下:人间离别易多...
  •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忽相思 几度小窗 幽梦手同携》--“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 ·《近水远山都积恨 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 有》--“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临江仙·满院花香晴昼永》...
  • ·《满院花香晴昼永 惜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 游丝知我懒 江》--“满院花香晴昼永,惜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临江仙·满院花香晴昼永》...
  • ·《一楼坐断水中央 收拾淮南数千里》--“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题润州多景楼》,其古诗全文如下: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 ·《金山焦山相对起 挹尽东流大江水》--“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题润州多景楼》,其古诗全文如下: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