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偶题

三月晦日.偶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前言】
《三月晦日.偶题》是北宋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首先从节令上着手,说自然界的风物,随着季节的转换而不断更新,而痴心儿女何苦要对春天苦苦留恋;三四句从反对痴心儿女对春天的逝去而伤心遗憾上着手,指出对繁花的凋谢不需要抱恨,接下来的夏天,树木荫浓,同样令人高兴。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
【注释】
①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②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③儿女:这里泛指男女。
④芳菲:香花芳草。
⑤何须:何必,何用。
⑥可人:称人心意。
【翻译】
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
【赏析】
文人伤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题,春风春雨,wWw.7gushi.com落花垂柳,引起过多少诗人感叹。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难免激起诗人无计留春住的愁思。唐诗人贾岛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赠刘评事》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表现的就是浓重的惜春情绪。秦观这首绝句,与贾岛诗一样,也是通过议论,表达春将逝去时的感想。但秦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
诗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诗是说理,指出了对春天的逝去的两种不同看法,强调应该顺其自然。推而广之,诗人也是在阐述自己的处世观:人生是处在不断地转换之中,好的可以变坏,祸福相倚。因此,当你失去了什么时,不要过分抱憾,要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恋的地方,夏天也有夏天使人 合意的所在;顺境有顺境的快乐,逆境何尝不可磨炼人,使人步入顺境。通过这诗,我们充分理解到诗人宽广的胸怀,并从中得到勉励。宋人的说理诗,虽然常常有陈腐惹人生厌的地方,但也不乏像这首诗一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三月晦日偶题相关古诗词

  • ·古诗《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徐兰。其全文如下: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 ·古诗《黄氏延绿轩》--《黄氏延绿轩》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高启。其全文如下: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释】①芜:丛生的草【...
  • ·古诗《小斋即事》--《小斋即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刘一止。其全文如下: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 ·古诗《溪亭·清秋有馀思》--《溪亭·清秋有馀思》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景熙。其全文如下: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
  • ·古诗《武夷山中》--《武夷山中》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谢枋得。其全文如下: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前言】...
  • ·古诗《三月晦日偶题》--《三月晦日.偶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古诗《折桂令·问秦淮》--《折桂令·问秦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孔尚任。其古诗全文如下: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
  • ·古诗《踏莎行·雪中看梅花》--《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旭。其古诗全文如下: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
  • ·古诗《寄远·南陵水面漫悠悠》--《寄远·南陵水面漫悠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
  • ·古诗《小重山·端午》--《小重山·端午》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舒頔。其古诗全文如下: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