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释】
⑴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⑵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⑶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⑷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wwW.7gushi.com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⑸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赏析】
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次句写烽火,这是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这说明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相关信息

  • ·《帘外残红春已透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乱 未忺整》--“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篆缕消金鼎...
  • ·《篆缕消金鼎 醉沉沉 庭阴转午 画堂人静》--“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
  • ·《秋夜渐长饥作祟 一杯山药进琼糜》--“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其古诗全文如下: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
  • ·《高梧策策传寒意 叠鼓冬冬迫睡期》--“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其古诗全文如下: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
  • ·《白发无情侵老境 青灯有味似儿时》--“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其古诗全文如下: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
  • ·《腐儒碌碌叹无奇 独喜遗编不我欺》--“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其古诗全文如下: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
  • ·《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
  • ·《多情谁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开》--“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
  • ·《悲歌击筑 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
  •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