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唐朝诗人荆轲的古诗作品《易水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注释】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
萧萧:秋天的风声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翻译】
北风萧萧呵易水森寒,壮士一去呵再不回返。
【赏析】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WWW.7gushi.com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见《史记》)。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
这首辞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相关信息

  •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出自唐朝诗人鲁迅的古诗作品《惯于长夜过春时》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
  •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出自唐朝诗人鲁迅的古诗作品《惯于长夜过春时》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
  •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出自唐朝诗人鲁迅的古诗作品《惯于长夜过春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
  •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出自唐朝诗人鲁迅的古诗作品《惯于长夜过春时》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
  •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唐朝诗人荆轲的古诗作品《易水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
  • ·《今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再经胡城县》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
  •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再经胡城县》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
  •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出自唐朝诗人秦韬玉的古诗作品《贫女》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