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筝》,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鉴赏】
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的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
“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以“紫袖”代弹者,与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一样,选词造语十分工整。“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明月”点“夜”。“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倘如“举酒欲饮无管弦”,那是不免“醉不成饮”的。读者可以由此联想到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的情景。
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诗题一作“听夜筝”),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低眉信手续续弹”,得心应手;“自感”,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有“自感”,才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旧时乐妓大多都有一本心酸史,诗中的筝人虽未能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仅“闇低容”(闇:àn,黯淡)三字,已能使读者想象无穷。
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接下去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wwW.7gushi.com一万重”。
诗人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全部的美妙。《夜筝》全力贯注的这一笔,正是《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节诗句的化用。
但值得读者注意的是,《琵琶行》得意的笔墨,是对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所取的倒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这又不是偶然的了。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背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尤其涉及叙事时,绝句不可能像叙事诗那样把一个事件展开,来一个铺陈始末。因此对素材的剪裁提炼特别重要。诗人在这里对音乐的描写只能取一顷刻,使人从一斑见全貌。而“弦凝指咽声停处”的顷刻,就有丰富的暗示性,它类乎乐谱中一个大有深意的休止符,可以引起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诗从侧面落笔,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相关信息

  •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作品《菊》,其古诗全文如下: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
  •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作品《菊》,其古诗全文如下: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
  • ·《每到驿亭先下马 循墙绕柱觅君诗》--“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蓝桥驿见元九诗》,其古诗全文如下: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
  • ·《蓝桥春雪君归日 秦岭秋风我去时》--“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蓝桥驿见元九诗》,其古诗全文如下: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
  •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筝》,其古诗全文如下: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
  •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花下醉》,其古诗全文如下: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
  •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花下醉》,其古诗全文如下: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
  • ·《蜀魄曾为古帝王 千声万血送年芳》--“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出自唐朝诗人曹伯启的作品《子规》,其古诗全文如下: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
  •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秋凉晚步》,其古诗全文如下: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