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个娄敬。这娄敬是汉初时人。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wWW.7gushi.com态度的。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 “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相关信息

  • ·《素手青条上 红妆白日鲜》--“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素手青条上,...
  •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素手青条上,...
  • ·《衡山苍苍入紫冥 下看南极老人星》--“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其古诗全文如下: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
  • ·《今生已过也 结取后生缘》--“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出自唐朝诗人开元宫人的作品《袍中诗》,其古诗全文如下: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
  • ·《战袍经手作 知落阿谁边》--“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出自唐朝诗人开元宫人的作品《袍中诗》,其古诗全文如下: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
  • ·《桥通小市家林近 山带平湖野寺连》--“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送冷朝阳还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
  •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
  • ·《那堪正飘泊 明日岁华新》--“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作品《除夜有怀》,其古诗全文如下: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
  •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作品《除夜有怀》,其古诗全文如下: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
  • ·《阿婆还似初笄女 头未梳成不许看》--“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出自唐朝诗人袁枚的作品《遣兴》,其古诗全文如下: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