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
1、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语
2、朝回:朝见皇帝后返回本土
3、望帝乡:述其依恋不舍之情
4、乌孙: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处借指唐代的西域国家
5、不称王:放弃王号,即内服于唐朝
【解说】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鉴赏】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三、四句顺势腾骞www.7gushi.com,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相关信息

  •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宿王昌龄隐居》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
  •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宿王昌龄隐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
  •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
  •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
  • ·《万籁此俱寂 惟余钟磬音》--“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题破山寺后禅院》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
  •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题破山寺后禅院》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
  •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碛中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
  •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碛中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
  • ·《心似百花开未得 年年争发被春催》--“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出自唐朝诗人曹松的古诗作品《南海旅次》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