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圆魄上寒空

中秋夜·圆魄上寒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峤。其古诗全文如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前言】
《中秋夜》这首词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恋和对亲人牵挂。 中秋月圆之夜,把酒对月诉说相思苦。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
雨兼风:急风和暴雨
【翻译】
寒冷的高空升起一轮圆圆的明月,人们都说每个地方的月色都是一样的。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骤雨暴风呢。
【鉴赏】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wwW.7gushi.com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中秋夜·圆魄上寒空相关古诗词

  • ·古诗《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约。其古诗全文如下: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
  • ·古诗《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古诗全文如下: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
  • ·古诗《照镜见白发》--《照镜见白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注释】⑴照镜见白...
  • ·古诗《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前言】《陪...
  • ·古诗《送梁六自洞庭山》--《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古诗全文如下: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 ·古诗《中秋夜·圆魄上寒空》--《中秋夜·圆魄上寒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峤。其古诗全文如下: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前言】《中...
  • ·古诗《新晴野望》--《新晴野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古诗《七律·答友人》--《七律·答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古诗《孤桐·天质自森森》--《孤桐·天质自森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