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前言】
《新城道中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当时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注释】
⑴东风:春风。
⑵吹断檐间积雨声:吹停了屋外下了很久的雨。
⑶絮帽:棉帽。
⑷钲:古代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⑸西崦:这里泛指山。
⑹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翻译】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赏析】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所以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
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那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wwW.7gushi.com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
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了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十分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相关古诗词

  • ·古诗《宿酂侯镇·微凉初破候虫秋》--《宿酂侯镇·微凉初破候虫秋》作者为宋朝诗人汪藻。其古诗全文如下:微凉初破候虫秋,露草萤光已不流。搔首与谁论往事,星河无语...
  • ·古诗《宿酂侯镇·当时踏月此长亭》--《宿酂侯镇·当时踏月此长亭》作者为宋朝诗人汪藻。其古诗全文如下: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
  • ·古诗《雪后书北台壁·城头初日始翻鸦》--《雪后书北台壁·城头初日始翻鸦》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
  • ·古诗《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
  • ·古诗《新城道中·身世悠悠我此行》--《新城道中·身世悠悠我此行》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
  • ·古诗《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
  • ·古诗《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
  • ·古诗《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作者为宋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
  • ·古诗《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作者为宋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
  •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丹阳城南秋海阴》--《芙蓉楼送辛渐·丹阳城南秋海阴》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