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
⑤着:等次。
⑥薄:厚度小的。
⑦散彩:放射出光彩。
⑧帘:窗帷。最后两句说: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翻译】
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吧香气吹得四散。虽然色彩一样www.7gushi.com,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鉴赏】
这基础上,作者归纳说,雪梅的风流看似一样,但梅花其实更高一着。前面是雪花与梅花异中之同,这里是二者终有高下、毕竟不同的现实状态。“雪花不似梅花薄”,一个“薄”字,意味深长。按古代汉语,薄通泊,淡薄即淡泊,这是一解;另一解则是薄的本义,薄即草木丛生。是啊,雪是水气的精华,而梅花是草木的精华、百花的精华、生命的精华,不愧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现了略逊一筹。是啊,梅花把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色彩,装点向草木凋零、万花俱谢的雪山;雪花虽无生命,却依然善解人意的飞向人们的身边。
这就是词人最重要的比较。两种美丽的花朵,一是梅花,她挑战着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气,呼唤着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春天,也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百花;另一是雪花,她把单调的冬天变成飞花溅玉的世界,这就是异中有同。那雪与梅各展所长,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不卑不亢,绝无对梅花的嫉妒,只有与梅花的互补。即使不得第一,绝不与第一对立。这就是雪花,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显示雪花的美丽。
可见,词中梅雪并举,映衬之妙、拟人之巧、想象之高,就让梅与雪刚柔相济、共迎春光。其中那个“薄”字,引出了太多的争议:其一,薄字取贬义时,即意指雪花比梅花更薄一点。其二,用作褒义时,作为和严冬战斗的宠儿,怎么能比雪花更厚呢?然而词人不会取“薄”字的贬义,因为那与词人笔下的“风流”形象太不相称。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武松打虎,不能是武松打猫,贬低斗严冬的“战友”,实际就是贬低自己。因此薄字在此词为第二种说法,这也就是把“薄”理解成褒义的最好依据。

相关信息

  •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三月晦日偶题》,其古诗全文如下: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三月晦日偶题》,其古诗全文如下: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出自唐朝诗人孔尚任的作品《折桂令·问秦淮》,其古诗全文如下:问秦淮...
  •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 收酒旗重九无聊》--“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出自唐朝诗人孔尚任的作品《折桂令·问秦淮》,其古诗全文如下:问秦淮...
  •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
  • ·《虽是一般 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 ·《两种风流 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 ·《细看不是雪无香 天风吹得香零落》--“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
  •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 树转》--“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出自宋朝诗人舒頔的作品《小重山·端午》,其古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