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 却入农桑社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
⑸“更无”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唐人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⑹山城:此处指密州。
⑺“击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周礼》:“凡国祈年于田租,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⑻“昏昏”句:意谓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意浓浓。垂,靠近。
【翻译】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www.7gushi.com,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鉴赏】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相关信息

  • ·《见说岷峨凄怆 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 西南自有长城》--“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其古诗...
  • ·《今朝有客 来从濉上 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 分明到海 中有相》--“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永遇乐·长忆别时》,其古诗全...
  • ·《长忆别时 景疏楼上 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 留连不住 月随人千里》--“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永遇乐·长忆别时》,其古诗全文如...
  •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
  •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 却入农桑社》--“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
  • ·《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
  •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 照见人如画》--“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
  •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其古诗全文如下:...
  •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其古诗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