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
(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翻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wWw.7gushi.Org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关信息

  • ·《什么是真正的强》--【原文】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 ·《白刃可蹈 中庸难得》--【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注释】(1)均:即平,指治理...
  •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原文】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注释】(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
  • ·《聪明反被聪明误》--【原文】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
  • ·《隐恶扬善 执两用中》--【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注释】(...
  • ·《谁能食而知其味》--【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
  • ·《最高的道德标准》--【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注释】①鲜:少,不多。【翻译】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
  •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 ·《谦德之效》--第四篇  谦德之效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法,能够积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人来往,做人的方法必须加以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