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警榆塞 侠客度桑干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词作品《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注释】
1、无
【解说】
唐高宗显庆(656-661)年间,契丹等贵族集团,多次掳掠侵扰边境,东北辽阳一带战事不断。郑少府大致就是在此时远赴边疆从军的。骆宾王作为他的友人就写下了这首《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为他送别。
【鉴赏】
首联“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指的是这边报警的烽火刚一燃起,那边御敌的军队就已到来,表现了“侠客”高昂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与“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之类的诗句相比起来,更显陡率、有力。诗歌的主人公是“侠客”,唯有这样的诗句才能自然、准确地表现出“侠客”的性格,侠客既不同于书生,又迥异于一般的军人。他豪爽而又能雷厉风行。“榆塞”不仅是实际的地点,而且还暗示了战争的正义性。这里借用了秦国大将蒙恬的故事。秦统一六国之后,蒙恬率兵30万击退匈奴的侵犯,收复了河套失地,“以河为界,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马。”此后“榆塞”就成了边防要塞的代称。诗中点出“榆塞”,是想表明“侠客”是为了戍卫边疆而出征的。
战胜敌人,不仅要有决心,更需要有高超的武艺。紧接首联WWw.7gushi.com,颔联诗人就以生动的笔触,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侠客”非凡的武艺。“柳叶开银镝”,是个倒装句,指银箭头射穿柳叶。此处是借用战国时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形容“侠客”箭无虚发,技艺过人。“桃花照玉鞍”,一个“照”字,将奔腾驰跃的骏马写得活灵活现。因为只有马飞驰时,鞍鞯上的金玉饰物才会闪闪发光。此处用的是烘云托月手法,不正面描写人,借写马从侧面衬托出“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相关信息

  • ·《关山客子路 花柳帝王城》--“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出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古诗词作品《送二兄入蜀》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 ·《不学燕丹客 徒歌易水寒》--“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词作品《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边烽警榆...
  • ·《满月临弓影 连星入剑端》--“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词作品《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边烽警榆...
  • ·《柳叶开银镝 桃花照玉鞍》--“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词作品《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边烽警榆...
  • ·《边烽警榆塞 侠客度桑干》--“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词作品《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边烽警榆...
  • ·《隔窗爱竹无人问 遣向邻房觅户钩》--“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词作品《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柿叶翻...
  • ·《柿叶翻红霜景秋 碧天如水倚红楼》--“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词作品《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柿叶翻...
  •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出自唐朝诗人王白贞的古诗词作品《白鹿洞》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