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屋烧灯作好春 先须歌舞赛蚕神 便将簇上如霜样 来饷尊前似玉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出自宋朝诗人王千秋的作品《鹧鸪天·煮茧》,其古诗全文如下: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
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注释】
①比屋:一屋挨一屋。烧灯:点灯过元宵节。
②赛蚕神:江南旧俗以正月十五为祈蚕之祭。
③如霜样:指白色的蚕茧。
④饷:供养。似玉人:指蚕神貌美如玉。
⑤犀箸:犀角筷子。花纹:指食品的花样。
⑥梅羹:汤名。桓麟《七说》:“河鼋之羹,剂以兰梅。”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题材的词。词作明白如话,而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反映民间生活的作品,在宋词里是很少见的。
词的上片写祭蚕神。首句“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描写正月十五夜,灯火辉煌的景象。一家接一家,家家点燃花灯;养蚕的少女们,载歌载舞,祭祀蚕神www.7gushi.com。这里写的是中国江南的灯节,因为江南旧俗以正月十五为祈蚕之祭。丰收的蚕茧,白花花一片,如雪似霜,十分可爱;正在歌舞的养蚕姑娘,俊秀妍美。正是:“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写得明白如话,形象逼真,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
下片写聚餐。过片“丝馅细,粉肌匀。”描写聚餐的食品,当指元宵,又称圆子、汤圆。宋代以来,中国相沿有元宵节吃圆子的风俗。《宋诗钞》周必大《平园续稿》有《元宵煮浮圆子》诗。这两句话,六个字,从形状看,像是写元宵,又像是写蚕茧,由祭蚕神,过渡到聚餐;由祀祷蚕茧丰收,到欢度元宵佳节,语意双关。接着,“从它犀箸破花纹。”用犀角制作的筷子,划破花样精致的美食佳肴。结尾“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梅羹,汤名。桓麟《七说》:“河鼋之羹,剂以兰梅。”又吃饭,又喝汤,酒足饭饱,笑语吟吟,一片欢乐气氛。
王千秋原为山东人,南渡后寓居金陵(南京),晚年转徙湖湘间。他的词导源《花间》出入东坡门径,词格秀拔可诵,他的这首《鹧鸪天》,反映民间生活,真切自然,清秀隽美,在宋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信息

  • ·《弱柳丝千缕 嫩黄匀遍鸦啼处 寒入罗衣春尚浅 过一番风雨》--“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出自宋朝诗人袁去华的作品《安公子·弱柳丝千缕》,其古诗全文如下...
  • ·《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馀馥 遗珠满地无人掬 归着红靴 踏》--“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馀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着红靴,踏碎一街玉”出自宋朝诗人王千秋的作品《醉落魄·惊鸥扑蔌》,其...
  • ·《惊鸥扑蔌 萧萧卧听鸣幽屋 窗明怪得鸡啼速 墙角烂斑 一半露松》--“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出自宋朝诗人王千秋的作品《醉落魄·惊鸥扑蔌》,其古诗全...
  • ·《丝馅细 粉肌匀 从它犀箸破花纹 殷勤又作梅羹送 酒力消除笑语》--“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出自宋朝诗人王千秋的作品《鹧鸪天·煮茧》,其古诗全文如...
  • ·《比屋烧灯作好春 先须歌舞赛蚕神 便将簇上如霜样 来饷尊前似玉》--“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出自宋朝诗人王千秋的作品《鹧鸪天·煮茧》,其古诗全文如...
  •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 归来懒傍妆台》--“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作品《清平乐·恼烟撩露》,其古诗全文如下:...
  •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作品《清平乐·恼烟撩露》,其古诗全文如下:恼烟...
  • ·《招呼诗酒颠狂伴 羽觞到手判无算 浩歌箕踞巾聊岸 酒欲醒时 兴》--“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出自宋朝诗人胡铨的作品《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
  • ·《百年强半 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 更恨银蟾 故向愁人》--“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出自宋朝诗人胡铨的作品《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