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疏星绕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上元侍宴》,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注释】
上元:指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会。
淡月:淡淡的月光。
疏星:稀疏的星星。
建章:汉代的皇宫名,这里借指宋代皇宫。 即建章宫。
仙风:这里喻宫中吹来的风。
御炉:皇宫中用的香炉。
鹄立:像天鹅般引颈直立。
通明殿:玉皇大帝宫殿名。借指宋皇宫。
红云:比喻穿红袍的侍臣。
玉皇:天宫中最高的统治者,借指宋帝。
【翻译】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在建章宫,皇宫的气象犹如仙境一般,香烟缭绕。文武百官毕恭毕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驾到,这场景www.7gushi.com,就象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一般。
【赏析】
首句“谈月疏星绕建章”描绘出仙境般的宫殿外观:淡淡的月光清冽,寥寥的寒星闪烁,巍娥的宫殿在它们的环绕下,恍若天上宫阙,缥缈犹如仙境,照映着雄伟的建章宫。月谓“淡”,星谓“疏”,有两重含义。一是实写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十五月圆,群星自然隐烁稀疏,不可能繁星满天。而时值冬末春初,月光寒淡,不会象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清光四溢。所以暗示了时令;二是要使月和星与建章(宫殿)构成一组完整意象。诗人用了个“绕”字点明宫为主,星月为宾的关系,为全诗定下了飘飘若仙的基调。同时,也以宫殿与星月的关系来暗示君臣关系,从而为诗的最后两句实写埋下伏笔。
次句“仙风吹下御炉香”承上而来,将上句创造的气氛坐实为仙境。写宫殿内景:似是天上宫阙,阵阵仙界之风吹过,吹送着御炉前的袅袅香烟,使偌大的皇宫清香流荡。诗人以馥郁香气的到来,暗示了皇帝即将驾临。
三句“侍臣鹄立通明殿”,照应诗题“待宴”。写侍宴的群臣像鸿鸽一样,引颈肃立,宫殿满堂生辉,气氛庄严而祥和。此时,群臣们静立恭候皇帝驾临,但诗人此时已犹如置身仙境、浮想联翩。“鹄”,一说指天鹅,一说为鹤。这里应理解为鹤。因为不仅鹤立与鹄立是同义词,而且更重要的是释成鹤更增强了仙界的气氛。鹤在古人看来是仙鸟,称为仙鹤,认为它们是神仙的座骑。在诗人眼中,此时群臣们象仙鹤一胶引颈挺立,静待主人的骑乘。“通明殿”,表面上指举行宴会的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而实际双关天上玉帝的宫殿。“上帝升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透彻,故为通明殿。” (宋代王十朋注引《敦误明星保留传》)典故的妙用,更增添了仙界气氛。
末尾“一朵红云捧五星”突出画面的主题:像朵朵红云烘托朝阳一样,身着红袍的侍臣们簇拥着皇帝,场面热烈壮观。这本是指皇帝驾临筵席,但诗人夸张地写成在玉阶紫殿上,红霞千朵,金光万道,簇拥营天上至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出现。可见,诗人早已感到置身于仙境,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种幻象。

相关信息

  •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横塘》,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
  • ·《九龄已老韩休死 无复明朝谏疏来》--“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出自宋朝诗人晁说之的作品《题明王打球图》,其古诗全文如下: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
  • ·《阊阖千门万户开 三郎沉醉打球回》--“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出自宋朝诗人晁说之的作品《题明王打球图》,其古诗全文如下: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
  • ·《侍臣鹄立通明殿 一朵红云捧玉皇》--“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上元侍宴》,其古诗全文如下: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
  • ·《淡月疏星绕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上元侍宴》,其古诗全文如下: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
  • ·《早知乘四载 疏凿控三巴》--“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 ·《云气生虚壁 江声走白沙》--“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 ·《荒庭垂橘柚 古屋画龙蛇》--“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 ·《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 ·《花城人去今萧索 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 忍听羌笛 吹彻梅花》--“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出自宋朝诗人赵佶的作品《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其古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