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光远流浪 铜柱从年消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注释】
⑸“海沙”句:海里的沙变成了石头,意思是说年代久远,自然界变化巨大。
⑹鱼沫:鱼所吐之水沫。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引《初学记》:“《三齐记》曰:‘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筑城,造石桥,入海三十里。’”
⑺空光:阳光。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⑻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翻译】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www.7gushi.com。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鉴赏】
诗的后四句,则进一步写大自然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求仙不老,终难实现。君不见海沙虽细,经年变化,也可以长大为石。诗人在《梦天》中曾写道:“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人间的沧海桑田之变,犹如千年走马,说的是变化迅速。海沙成石说的是变化巨大。日久天长,人间万物都会发生变迁。秦王石桥,群鱼吹沫;汉武铜柱,流光销磨,至今已不复存在。这说明代更年远,必然发生陵谷之变,此为万物消长的常理。看来“莫高如秦桥,而鱼沫可吹;莫坚如铜柱,而流浪可消。是知世间未有久而不化之事。谁谓长生真可致乎?”(姚文燮《昌谷集注》)
此诗通篇富于哲理,充满理趣,不生枝蔓,纯乎理喻,这在李贺诗中是罕见的。在结构笔法上,先写日月如梭,反复更替,流光迅速,无有终期,是为不变之道;再写海沙变石,鱼沫吹桥,流光消柱,无法阻止,是为万变之理。变与不变,对比写来,深化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李贺善解乐府遗法,“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毛驰黄《诗辩坻》)这正是此诗的特点。设色浓妙如“鱼沫吹桥”;刻于撰语如“空光流浪”(形容时光);浑于用意如“铜柱年消”;而寓词旨于篇外者,则是诗中不言当朝惑于神仙之风,但句句对如此时弊隐含深刺。诗人处于元和政治混乱之时,为防不测,不得不深自弢晦,或藏孤愤之思于片章短什,或设弦外之音,感讽诽怨,还应看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相关信息

  • ·《村寒白屋念娇婴 古台石磴悬肠草》--“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老夫采玉歌》,其古诗全文如下: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 ·《斜山柏风雨如啸 泉脚挂绳青袅袅》--“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老夫采玉歌》,其古诗全文如下: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 ·《老夫饥寒龙为愁 蓝溪水气无清白》--“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老夫采玉歌》,其古诗全文如下: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 ·《采玉采玉须水碧 琢作步摇徒好色》--“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老夫采玉歌》,其古诗全文如下: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 ·《空光远流浪 铜柱从年消》--“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
  • ·《海沙变成石 鱼沫吹秦桥》--“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
  • ·《今古何处尽 千岁随风飘》--“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
  • ·《白景归西山 碧华上迢迢》--“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
  • ·《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秦王饮酒》,其古诗全文如下: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