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水鸟惊犹宿 露冷流萤湿不飞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出自明朝诗人汤显祖的作品《江宿》,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注释】
①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②寂历:寂寞、冷落。
③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④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⑤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⑥犹:仍然。
⑦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⑧湿:浸湿。
【翻译】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水面闪动的波光www.7gushi.com,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相关信息

  •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
  • ·《一年两度锦城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
  • ·《倦鹊绕枝翻冻影 飞鸿摩月堕孤音》--“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出自宋朝诗人韩驹的作品《和李上舍冬日书事》,其古诗全文如下: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
  • ·《北风吹日昼多阴 日暮拥阶黄叶深》--“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出自宋朝诗人韩驹的作品《和李上舍冬日书事》,其古诗全文如下: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
  • ·《波光水鸟惊犹宿 露冷流萤湿不飞》--“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出自明朝诗人汤显祖的作品《江宿》,其古诗全文如下: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
  • ·《寂历秋江渔火稀 起看残月映林微》--“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出自明朝诗人汤显祖的作品《江宿》,其古诗全文如下: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
  • ·《暮云平 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 行人不要听》--“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出自宋朝诗人万俟咏的作品《长相思·山驿》,其古诗全文如下:短长亭,古今情。...
  • ·《短长亭 古今情 楼外凉蟾一晕生 雨余秋更清》--“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出自宋朝诗人万俟咏的作品《长相思·山驿》,其古诗全文如下:短长亭,古今情。...
  • ·《野梅含水白 渔火逗烟青》--“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出自清朝诗人释宗渭的作品《横塘夜泊》,其古诗全文如下: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野梅含水白,渔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