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
⑴抛秧:插秧前,须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做抛秧。
⑵插秧: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⑶兜鍪:古代打仗所用的头盔。蓑: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翻译】
全家人一起忙农活,小儿子负责拔秧,田妇负责接秧,农夫负责抛秧,大儿子负责插秧。斗笠就像打仗用的头盔,蓑衣就像打仗穿的盔甲,雨下的很大,从头湿到了肩膀。有人来叫他们吃早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继续低着头弯着腰干着活。抢插的工作还未结束,种下秧苗也尚未挺拔,你得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糟蹋庄稼。
【赏析】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相关信息

  • ·《长淮咫尺分南北 泪湿秋风欲怨谁》--“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刘岳张韩宣国威》,其古诗全文如下:刘岳张韩宣国威,...
  • ·《刘岳张韩宣国威 赵张二相筑皇基》--“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刘岳张韩宣国威》,其古诗全文如下:刘岳张韩宣国威,...
  • ·《何必桑干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其古诗全文如下:船离洪泽岸头沙,...
  •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其古诗全文如下:船离洪泽岸头沙,...
  •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
  •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浪交涉亦难为》--“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
  •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
  •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
  •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
  •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