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不识路 何以慰相思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注释】
③勿言句:不要认为眼前这一樽离别之酒不算什么,恐怕明日离别之后就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④梦中句:指战国时张敏和高惠的故事。张敏和高惠是好朋友,当别后相思之时,张敏做梦去寻高惠,但行至中途迷失了道路。这两句是说,我和你离别之后,即使也象古人那样梦中寻访,也将迷路,怎能安慰相思之情呢?
【翻译】
回想起来我们在少年时期,相聚的日子很多,把分别后的再相会看得很容易。谁能想到,今日相见俱已到了衰老之年,已不是昔日别离之时了。请不要说这一杯饯别之酒太微薄,太平淡,须知今日一别,恐怕今生今世难有把酒相逢的机会了。分别之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见,那用什么来聊慰你我一腔相思之情呢。
【赏析】
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亲爱的朋友,请不要以为这一杯饯别之酒太微薄,微不足道,须知今日离别之后,恐怕今生今世难有把酒相逢的机会了!据《韩非子》载,战国时人张敏与高惠友善,张想念高,梦中往寻,中途迷路而返。最后二句即用此典,意谓分别以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那么用什么来聊慰我的一腔相思之情呢?一言既出,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令人不胜感慨之至。沈约曾提出作WWW.7gushi.com诗“三易”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用事易”。这诗最后一联用典,巧妙贴切而不露斧凿之痕,言若己出,确实体现了“用事易”的原则。
此诗抒情线索上有着鲜明特征。前四句写少年离别之“易”,后四句写老年离别之“难”,而络绎奔流在诗的底蕴的,则是“难”的深沉慨叹。诗人以“明日难重持”为感情枢纽,往前推移——念及少年意气的“易前期”,不由充满了追悔和遗恨;往后瞻望——遥想别后的相思,更增惆怅和哀伤之感。而且,惟有少年之“易”,才反衬、加重了老年之“难”的伤感;也惟有老年之“难”,才写尽说透少年之“易”的轻率。在这“易”与“难”的纷纭交错之中,一缕缕充满人生感喟的情丝,脉脉吐出,全诗也因而具有了丰富的涵载容量。因此,此诗在离别的哀愁之中,还含有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意味,它之所以超越一般的离别之作、能够千年来被传诵不衰,其奥秘大概也正在于此吧。

相关信息

  •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池上楼》,其古诗全文如下: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
  •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池上楼》,其古诗全文如下: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
  •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池上楼》,其古诗全文如下: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
  • ·《徘徊东陌上 月出行人稀》--“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同王主簿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
  • ·《佳期期未归 望望下鸣机》--“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同王主簿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
  • ·《入莲池 折桂枝 芳袖动 芬叶披》--“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春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 ·《风微起 波微生 弦亦发 酒亦倾》--“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春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 ·《园中鸟 多嘉声 梅始发 柳始青》--“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春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 ·《献岁发 吾将行 春山茂 春日明》--“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春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 ·《梦中不识路 何以慰相思》--“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