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台摇落后 秋入望乡心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释】
⑴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
⑵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台已倾废。语出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摇落而变衰。”
⑶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这里指吴公台上寺。
⑷依:靠,这里含有“依恋”之意。旧垒:指吴公台。垒:军事工事。按吴公台本为陈将吴明彻重筑的弩台。
⑸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因是秋天,故云“寒磬”。寒磬:清冷的磬声。空林:因秋天树叶脱落,更觉林空。
⑹惆怅:失意,用来表达人们心理的情绪。南朝事:因吴公台关乎到南朝的宋和陈两代事,故称。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翻译】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首联叙事,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点出时间、地点,扣实题目中的“秋日登吴公台”几字。“摇落”一词既切合“秋日”,又有肃杀萧条之气,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第二联一写近景,一写远景,第三联以夕阳衬旧垒,以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此两联承前,写登台所见之景。诗的门牌首联,以古台摇落和秋日望乡对举,既切题旨,也烈军属出了登台思归的寂寞情绪。接着的一联承古台而来,野寺无人的荒凉,云峰隔水的幽深,层次井然,尽收眼底。
第三联写古台野寺的破败景象,冷寂凄清。那西下的残阳正依恋旧时的军垒,而空疏的林中在回荡着晚暮的钟声。无论是看到的和听到的,都给人Www.7gushi.com落寞萧索的感觉,它强烈地表明,当年征战疆场的英雄事业,早已成了历史的遗迹。而诗人的无限伤感,亦寓其中。
末联以“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作结,寄慨遥深。这两句大意是说,南朝旧事,如过眼烟云,徒然令人惆怅而已;只有那台外长江,从古流到今,这才是永恒的。由于刘长卿累遭贬谪,心境悲凉,吊古伤今,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而思归的抑郁怨愤的情绪。江山依旧,人物不同。“独至今”三字,悲凉慷慨,道出诗的神韵。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相关信息

  • ·《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 ·《惆怅南朝事 长江独自今》--“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
  • ·《夕阳依旧垒 寒磬满空林》--“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
  • ·《野寺来人少 云峰隔水深》--“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
  • ·《古台摇落后 秋入望乡心》--“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
  •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留别王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
  •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留别王维》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
  •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留别王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
  •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留别王维》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
  •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