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清平乐·蒋桂战争》,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注释】
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1929年2月至4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战争。1929年4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风云:风起云飞,形态多变,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这里指时局。
军阀重开战:军阀指国民党新军阀。在北洋政府时代,军阀混战,连年不断;蒋介石国民党建都南京,曾取得暂时的妥协,至此战端又启,所以说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洒字由风云化出。怨,是说陷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对军阀的怨恨。
一枕黄粱: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讲一个叫卢生的,在旅店向一个道士叹述穷困不得志。道士就拿出一个枕头,说枕在上面就能使他“荣适如志”。卢生在梦中从婚到死,享尽荣华富贵。转了一圈人生,醒来一看,困顿依旧,旅店主人也仍然在蒸黄粱(小米饭)。
红旗:借代词,指打红旗的人,即红军。
汀江:也叫汀水,又名鄞江。发源于福建西部长汀县东北境杉岭山脉的大悲山,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是福建境内第三大河,至广东大埔县三河坝注入韩江。
龙岩: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
上杭:县名,在龙岩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根据地之一。
金瓯:指国土。语出《南史·朱异传》,梁武帝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分田分地:实行土地改革,建设根据地,这一些活动也包括在“收拾”的含义中。
【翻译】
风云骤然变幻,军阀重新开战。他们洒向民众的尽是怨恨呀,他们的黄粱美梦仅是昙花一现。红军的旗帜挺进过了汀江,直逼龙岩与上杭。收取了祖国山河之一角,急切地为农民分配田地。
【赏析】
全词形象地体现了毛泽东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利用白色政权自相残害的分裂和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巩固扩大红色政权。通过军阀开战与革命力量空前壮大之间的内在联系,生动地表现了中国革命迅速发展的趋势。用工农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辉思想。
上下两阕从内容、感情到语言、节奏,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统一了起来。揭露了军阀混战、荼毒人民的罪行,指出国民党必然失败的命运。描绘了开辟闽西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大好形势,以及根据地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风云突变”反映了当时军阀之间忽然握手言和忽然火并厮杀的政治形势。“军阀重开战”写蒋桂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四句写蒋桂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规律和必然结果,国民党的企图都是“一枕黄粱”,毛泽东引用了这个典故,对军阀们互相混战、斗心斗角作了揭示。
首句“风云突变”,起笔突兀凌厉。不仅渲染了形势的突然变化,制造出一种浓重的气氛,而且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指出当时蒋桂之战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和混乱局面。
接着诗人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浓墨一点:“洒向人间都是怨”这一句写得非常有力,坚定,“洒向”这个动词用得完美无缺,而收尾一个“怨”字搭配浑然天成,意象突出;接着又一个大对比,坏人只能是一枕黄梁美梦,这在诗之技巧上也可以说是转换切入www.7gushi.com都准确、快捷,从人民之恨陡地转到了坏人必败,两个鲜明画面并立,空间广阔但又一目了然。
下阕开头两句红军进入闽西的描写,一变上阕沉重、激愤的笔调,充满欢乐和喜悦的气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雄伟壮丽、气氛热烈的图画。
用红旗借代红军,突出描绘了鲜艳的红旗在队伍前头开路的情景,写出了高举红旗进军的神速和红军战士龙腾虎跃、冲锋陷阵的战斗英姿。最后两个描绘了红军在新开辟的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的动人景象。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红旗”指红军。用“跃过”、“直下”两个动词极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红军迅速、快捷地越过汀江,快速地开辟了龙岩、上杭等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情景,反映了人民革命战争所向披靡的现实。红军到达这里,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收拾金瓯一片”中的“金瓯”,毛泽东在这里沿用典故,不过,这个金瓯已经破碎,因为军阀割据使中国四分五裂,故作者把自己用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思想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比作收拾金瓯一片。“收拾”一词,看似口语,却有来历。收拾,收捡、收复、整顿之意。岳飞《满江红》中有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另外,汀江、龙岩、上杭,三个地点名词让人陡地如作魔般产生幻美之感,使人感到祖国地名的可亲、可爱,而且有一种特殊的汉语文字的美感。
最后二行,又是毛泽东作为诗人一贯的大气坦然,无拘无束,而且写出祖国的真欢喜,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真欢喜,尤其是“分田分地真忙”极富有动感和画面感,亲切、快乐,对祖国乡村朴实浑厚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貌似平淡,却极为精当。恰如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中所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全词的叙事、议论和抒情交相混融,既有写实之动,又有抒发之妙。显示了一代领袖目睹人民富足而自己也感到无比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贫苦农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历史变革,蕴涵了十分深刻的历史内容。
此词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革命态势。早在1928年10月,毛泽东就曾指出:“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北京天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的临时团结。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四派内部激烈斗争的局面,蒋桂两派且在酝酿战争中。”故“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确在毛泽东的意料之中。虽然词以“风云突变”开篇,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对时局并无突变之感。这样开头,不过是修辞上的选择罢了。这个“突变”,不过是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战云密布的中国社会上空又一次战局变幻而已。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了自己的一己利益,相互之间时不时地展开争夺战。“军阀重开战”中的“重”字,揭示的就是军阀们连年混战的历史事实。军阀混战造成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因之,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然而,军阀们争权夺利,就算“成功”,也只能是“一枕黄粱再现”。很显然,毛泽东是把蒋介石等新军阀妄想用武力征服中国的野心比作不能实现的黄粱美梦。

相关信息

  •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其古诗全文如下: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
  •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其古诗全文如下:六月天兵征腐恶,...
  •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其古诗全文如下: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
  •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其古诗全文如下:六月天兵征腐恶,...
  •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清平乐·蒋桂战争》,其古诗全文如下: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
  •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清平乐·蒋桂战争》,其古诗全文如下: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
  •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其古诗全文如下: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
  •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其古诗全文如下: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
  • ·《可惜和风夜来雨 醉中虚度打窗声》--“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宣州开元寺南楼》,其古诗全文如下:小楼才受一床横,终日看山酒满...
  • ·《应是天教开汴水 一千余里地无山》--“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汴河怀古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