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秋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
1、梧桐:别名青桐、桐麻、属于梧桐科
【解说】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在依然是那么明亮。
【鉴赏】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怎不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www.7gushi.com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又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呢?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相关信息

  •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作品《咏柳》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作品《咏柳》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作品《城南》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作品《城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秋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
  •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秋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
  •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夜归鹿门歌》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
  •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夜归鹿门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
  •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夜归鹿门歌》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