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出自唐朝诗人吕岩的古诗词作品《牧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翻译】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鉴赏】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http://www.7gushi.com/c/2202.html,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相关信息

  • ·《绢帕麻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入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
  •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除夜太原寒甚》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
  •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除夜太原寒甚》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
  •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自唐朝诗人吕岩的古诗词作品《牧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
  •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出自唐朝诗人吕岩的古诗词作品《牧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
  •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古诗词作品《秋思》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
  •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古诗词作品《秋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
  •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出自宋朝诗人翁卷的古诗词作品《乡村四月》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
  •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宋朝诗人翁卷的古诗词作品《乡村四月》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
  •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