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王孙传

杨王孙,是孝武帝时期的人。
学习黄老学说,家产千金,对自己保养得很好,重视养生之道,没有保养不到的地方。
等到得病将要死时,留下遗言命令他的儿子说:“我打算裸葬,来回归我的本性,一定不要改变我的主意。
死了就缝个布袋装尸体,埋在地下七尺深,尸体放下墓坑以后,从脚部把布袋拉下脱掉,让身体亲近土壤。”他的儿子想:暗自不听从吧,但又太违背父亲的遗命了;听从吧,心中又不忍。
于是去见杨王孙的朋友祁侯。
祁侯给杨王孙的信说“:王孙被疾病折磨,而我又临近跟随皇上到雍地祭祀的日子,未能前来探望。
希望您保养精神,减少思虑,看病吃药,珍视身体。
我私下听说您遗命裸葬,假使死者没有知觉那也罢了,如果死者有知觉,这样就是戮尸地下,将裸见祖先,我私下替您不赞成这种做法。
再说《孝经》说‘:死者制作棺衣被。’这也是圣人遗留下来的制度,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裸葬这一点点听来的说法呢?请您仔细考虑吧。”杨王孙回信说:“听说古代的圣王,依据人们舍不得亲人的常情,所以为他们制定礼制;现在却超过礼制而厚葬,我之所以裸葬,是想矫正世俗风气。
厚葬确实对死者没有好处,但是世俗人们却互相攀比,浪费钱财,让钱财在地下腐烂。
有的甚至今天葬入明天就被盗掘,这与暴露骨骸于荒野有什么区别?再说,死是生命结束后的化解,是万物的归宿。
回归大地,得到化解,这是事物积压回归其本原。
回归本原,幽暗冥冥,没有形状,没有声音,这才符合大道规律。
装饰外表向众人炫耀,随葬丰厚,隔离本原,使死者不能到达归宿,不能得到变化,这样就会让事物各自失去应在的位置。
再者我听说,精神属于天,形体骨骸属于地。
精神离开形体,各自回归本原,所以叫做‘鬼’。
‘鬼’的意思就是‘归’。
精神归天以后,尸体单独存在,哪里还有知觉呢?用钱财丝帛包裹,用内棺隔离,用丝线束缚肢体,口含玉石,要化解又不能够,阴成干肉。
千年之后,棺腐朽,才能回到大地,返归本原。
从这点来说,哪里用得着久久客居棺中?从前帝尧埋葬时,把树干掏空就是棺木,用葛藤捆绑,挖墓坑,深度不到泉水,上面不泄露臭气就可以了。
所以圣王活着的时候容易崇尚服侍,死后也容易埋葬。
不把人工加在没有用处的事情上,不把钱财耗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现在浪费钱财厚葬,使尸体留存不能回归土壤,死者不知道,生者也得不到,这实在太糊涂!唉!我不干!”祁侯说“:说得好!”于是裸葬。

相关信息

  • ·《赵充国传》--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圭阝人,后来迁移到金城令居。开始是骑士,因是六郡好人家的青年擅长骑射而补入羽林军。为人稳重、勇敢,...
  • ·《金日碞传》--金日石单,字翁叔,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元狩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进攻匈奴右地,杀敌很多,还缴获到休屠王祭天的金人...
  • ·《霍光传》--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父亲霍中孺,河东平阳人,以县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阳侯家服役,与侍女卫少儿私通而生了霍...
  • ·《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年轻时在长安求学,通晓《尚书》、《谷梁春秋》,担任郡中文学,补缺成为南昌尉。后来辞官回寿春,多...
  • ·《杨王孙传》--杨王孙,是孝武帝时期的人。学习黄老学说,家产千金,对自己保养得很好,重视养生之道,没有保养不到的地方。等到得病将要死时,...
  • ·《杨恽传》--杨忠的弟弟杨恽,字子幼,靠杨忠的关系担任郎官,补为常侍骑。杨恽的母亲,是司马迁的女儿。杨恽开始读外祖父《太史公记》,认为...
  • ·《杨敞传》--杨敞,华阴人。在大将军幕府供职,担任军司马,霍光喜欢他,对他很好,渐渐升到大司农。元凤年间,稻田使者燕仓得知上官桀等人的...
  • ·《车千秋传》--车千秋,本姓田,他的先人是齐国的诸田姓家族迁移到长陵的。千秋担任高寝郎。正遇上卫太子被江充谗毁身败,过了很久,千秋上书谈...
  • ·《刘屈碝传》--刘屈,是武帝庶兄中山靖王的儿子,不知他起初是凭什么做官的。征和二年(前91)春天,皇上诏令御史说:“前丞相公孙贺倚仗从前...
  • ·《公孙贺传》--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贺的祖父昆邪,景帝时担任陇西太守,因率军平定吴、楚叛乱有功,被封为平曲侯,著书十多篇。公孙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