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①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翻译】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鉴赏】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wWW.7gushi.com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相关信息

  • ·《尺素始今何处也 彩云依旧无踪迹》--“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暮春》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家住江南,又过了...
  •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 寒无力》--“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暮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家住江南,又过了、清...
  • ·《红粉暗随流水去 园林渐觉清阴密》--“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暮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家住江南,又过了...
  •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三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一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