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翻译】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鉴赏】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
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WWW.7gushi.com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 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从军行其二相关古诗词

  • ·古诗《古风·西上莲花山》--《古风·西上莲花山》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
  • ·古诗《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
  • ·古诗《听流人水调子》--《听流人水调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 ·古诗《青楼曲二首》--《青楼曲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其一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
  • ·古诗《从军行其二》--《从军行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古诗《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 ·古诗《小长干曲》--《小长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国辅。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翻译】小长干,属...
  • ·古诗《奉答李和甫代简·山色江声相与清》--《奉答李和甫代简·山色江声相与清》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可怜一曲并船笛,...
  • ·古诗《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
  • ·古诗《采莲曲·玉溆花争发》--《采莲曲·玉溆花争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国辅。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着木兰舟。【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