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铜驼陌上新正后

《木兰花令·铜驼陌上新正后》作者为宋朝诗人王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赏析】
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所咏之物为柳,突出柳的风流本性,全词遂以拟人的方法从各方面来表现它的风流。洛阳古都铜驼街的柳自汉代以来便很著名。据古文献《洛阳记》云:“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铜驼街在洛阳城南,与城西之金谷园都是人们游乐的胜地。唐骆宾王诗说“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词人提笔即谓“铜驼陌上”,令人联想到柳的风姿,十分切题。“新正”即新春正月。词人以赞美的语气强调新春到来之时www.7gushi.com,最显得俊俏风流的应是叶芽青嫩、柔条迎风而舞的柳了。“第一”是说除柳之身姿俊俏袅娜可称第一而外,它还是最先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的。三、四两句由新春的柳而联想到梅柳争春。柳虽得春意之先,而人们常以梅为东风第一枝,词人在此试图给它们以公允的评判。他以为柳虽不如梅花之娇艳,但在送别的场合,柳的作用远过于酒了,当然也就更胜于梅了。这里非常巧妙地用一旧典。汉代都城长安东门外的灞桥柳色如烟,都城人们送别亲友至灞桥而止,折柳枝为赠。此后折柳赠别成为我国民俗,故南朝范云诗有“春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桥”之句。可见与梅比,柳是更为多情的。
过片两句是赞赏柳的袅娜轻盈的美姿,以为春天之神东君好似对柳特地宠爱和迁就,以致娇纵得它的身材苗条、腰肢柔细了。以柳条之柔细比喻妇女之腰肢是古诗词常用的典型意象。唐代白居易《杨柳枝》的“柳袅轻风似舞腰”和温庭筠《南歌子》的“娉婷似柳腰”,便都是以柳喻美人腰肢的。这里作者却能以故为新,脱去用比痕迹,写出柳如美人之天生丽质。结拍两句也是旧比翻新而表现得更为曲折。唐宋词人已惯用柳叶比喻妇女之秀眉,如“人似玉,柳如眉”(温庭筠《定西番》)或“玉如肌,柳如眉”(欧阳修《长相思》),都属常见。这里作者却以表现柳性之风流多情,它好似女子一样,因对离人的思量,愁眉难展,老是皱着。这种句式设疑自释,曲折地暗用旧比而全不落俗套。
王观的词,工细轻柔,新丽清新,当行入律,通俗自然,“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王灼《碧鸡漫志》),与柳永的作品有某些相似之处,本篇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木兰花令·铜驼陌上新正后相关古诗词

  • ·古诗《忆故人·烛影摇红》--《忆故人·烛影摇红》作者为宋朝诗人王诜。其古诗全文如下: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
  • ·古诗《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作者为宋朝诗人魏夫人。其古诗全文如下: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
  • ·古诗《点绛唇·波上清风》--《点绛唇·波上清风》作者为宋朝诗人魏夫人。其古诗全文如下: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聚散匆匆,此恨...
  • ·古诗《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作者为宋朝诗人魏夫人。其古诗全文如下: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玉人何...
  • ·古诗《木兰花令·铜驼陌上新正后》--《木兰花令·铜驼陌上新正后》作者为宋朝诗人王观。其古诗全文如下: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
  • ·古诗《庆清朝慢·踏青》--《庆清朝慢·踏青》作者为宋朝诗人王观。其古诗全文如下: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
  • ·古诗《清平乐·黄金殿里》--《清平乐·黄金殿里》作者为宋朝诗人王观。其古诗全文如下: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
  • ·古诗《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作者为宋朝诗人孙诛。其古诗全文如下: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回...
  • ·古诗《减字木兰花·画桥流水》--《减字木兰花·画桥流水》作者为宋朝诗人王安国。其古诗全文如下: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徘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