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翻译】
唐代长安城东北角的长乐坊,有一佛寺,寺内朱红色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这就是唐睿宗的旧宅,有名的安国寺红楼院。广宣是一位善诗的僧人,宪宗、穆宗两朝,皆为内供奉,赐居红楼院。他与刘禹锡韩愈白居易等常有往来,与李益诗酒唱和,过从甚密。
【鉴赏】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李益来到红楼院,适值广宣外出,不得入内,但又不忍离去,遂于门外观赏院内景色,写下了这首富有逸趣的七言绝句
诗人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那是十分迷人的。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倚”字很传神。秋高气爽,那本来就杳缈幽深的天宇越发显得空阔高远,而它竟与红楼相依相偎,这就巧妙地烘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了。诗人以瑰丽的色调、清新的语言,绘出绚烂秋色,创造出碧天、红楼“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的寥廓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朱楼、红叶固然美丽,但隔窗隐约可见的那片幽深的竹林,苍翠多姿,尤为可爱。“爱竹”之“爱”,透露出诗人的倾羡之情,表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无人问”三字既缴足题面,又开启下文:既然有好竹无人观赏,就进院去尽情游览一番吧。于是,他差遣随从到邻居家寻找开门的工具去了。访友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近情理,仔细咀嚼,却又觉合情合理,极富韵味。可以想见,李益对院内景色十分熟悉,对那丛翠竹特别喜爱,他和广宣的思想性格十分投合,对广宣的举止行动非常了然,连户钩放在何处也清清楚楚,他又可以不避嫌疑地擅自开门入室,可见他们相知之深,过从之密。这样丰富的内涵,这种超乎寻常的友情,不是通过“喜遇”之类的正面描述来表现,而是通过“不遇”时的一个举动“使人思而得之”,确是自成机杼,不落俗套,令人读来既感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又觉WWw.7gushi.com委曲含蓄,兴味隽永。而且,诗人这一“爱”一“觅”,又使人想见其为人的洒脱、随和、豪放。至此,读者亦可领悟到前面的壮美秋色,正和诗人的磊落胸襟相映照。全诗气脉流贯,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相关古诗词

  • ·古诗《还陕述怀》--《还陕述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
  • ·古诗《过旧宅·新丰停翠辇》--《过旧宅·新丰停翠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前池消旧...
  • ·古诗《奉和过旧宅应制》--《奉和过旧宅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敬宗。其古诗词全文如下:飞云临紫极,出震表青光。自尔家寰海,今兹返帝乡。情深感代国,...
  • ·古诗《述怀·中原初逐鹿》--《述怀·中原初逐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魏征。其古诗词全文如下: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
  • ·古诗《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
  • ·古诗《冬夜听雨戏作》--《冬夜听雨戏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绕檐点滴如琴筑,WWw.7gushi.com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
  • ·古诗《寄鉴上人》--《寄鉴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左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一从携手阻戈鋋,WWw.7gushi.com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
  • ·古诗《寄庐山白上人》--《寄庐山白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左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万丈高松古,千寻...
  • ·古诗《江上晚泊》--《江上晚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左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寒云淡淡天无际,WWw.7gushi.com片帆落处沙鸥起。水阔风高日复...
  • ·古诗《郊原晚望怀李秘书》--《郊原晚望怀李秘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左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归鸟入平野,WWw.7gushi.com寒云在远村。徒令睇望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