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冬至

《减字木兰花·冬至》作者为宋朝诗人阮阅。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前言】
《减字木兰花·冬至》这是一首描写节令及节令习俗的作品,是一首写古代吟咏冬至的即景之作。全词表现了气节时令的客观变化以及古人当时对季节变化规律的认识,此外,还取材于民间习俗,以“进履袜拜冬”的典型素材表现了冬至已到,敬老祈福的鲜明节日气息。
【注释】
①寒影初回:从冬至日起,太阳从南回归线北移,日影渐短,故称“初回”。
②长日至:指白天开始渐长。
③罗袜新成:冬至日晚辈要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称“履长之贺”。
④添一线:添加量日影的线长。
⑤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用来照明)。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⑥已减铜壶昨夜筹:黑夜渐短,记时的铜漏壶已减其筹码。
【赏析】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两句,描写早晨云雾散去,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这一天是一年当中影子最长www.7gushi.com,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传统的阴阳观以阴阳来解释冬至,冬至又称“长至节”,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此后开始逐渐变为昼长夜短的物候变化特征。“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两句主要描写冬至的习俗。“罗袜新成”,三国魏曹植有《冬至献袜履表》开头便是“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 南朝宋沈约《宋书》亦记:“冬至朝贺,皆如元旦之仪,又进履袜。”后魏崔浩《女仪》载:“近古妇人,常以冬至进履于舅姑。”冬至日,从日照角度看,自是从此以后,白天渐长,光照渐多。然从实际感受言,则冬至之后进入数九寒天,这是因为大地万物皆已冷透,虽日照渐长,此时依然最冷,正如夜间凉在半夜后,午间热在正午后的道理一样。冬至对长辈进履袜,保暖祈福,是节日祝福又有实际用处。
下片进一步写冬至日前后的天气变化。“绮意寒浅”,冬至以后,天气渐渐转暖,寒意渐渐减少。“尽道朝来添一线”,据《岁时记》载:“魏晋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长一线”,按气候变化规律,冬至后影长渐短,量日影的红线也应该慢慢变短才恰当。“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从今天开始,黑夜变短,夜间秉烛赏游时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将减少筹码,表现出作者对白日渐长的欣喜,对冬日寒意渐去的雀跃。
这首词虽然是变现节气时令规律变化的作品,语言平实而不平淡。“晓”、“瑞”、“绮”等形容词以及“回”、“浅”、“添”、“减”等字眼有效消减了寒日的凛冽之气,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此外,全词语言典雅得体,表现手法娴熟老道,善于借用文章典故,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语言技巧。

减字木兰花·冬至相关古诗词

  • ·古诗《西江月·落寞寒香满院》--《西江月·落寞寒香满院》作者为宋朝诗人谢逸。其古诗全文如下: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雪消平野晚烟昏。睡起懒匀檀粉。...
  • ·古诗《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作者为宋朝诗人谢逸。其古诗全文如下: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桌。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
  • ·古诗《踏莎行·柳絮风轻》--《踏莎行·柳絮风轻》作者为宋朝诗人谢逸。其古诗全文如下: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
  • ·古诗《锦堂春·江入重关》--《锦堂春·江入重关》作者为宋朝诗人阮阅。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入重关,山围翠巘,湖边自古巢阳。正梅残林坞,冰泮池塘。闻道当年...
  • ·古诗《减字木兰花·冬至》--《减字木兰花·冬至》作者为宋朝诗人阮阅。其古诗全文如下: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绮窗寒浅。尽...
  • ·古诗《青玉案·碧空黯淡同云绕》--《青玉案·碧空黯淡同云绕》作者为宋朝诗人陈瓘。其古诗全文如下:碧空黯淡同云绕。渐枕上、风声峭。明透纱窗天欲晓。珠帘才卷,...
  • ·古诗《卜算子·身如一叶舟》--《卜算子·身如一叶舟》作者为宋朝诗人陈瓘。其古诗全文如下: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 潮落又潮...
  • ·古诗《烛影摇红·芳脸匀红》--《烛影摇红·芳脸匀红》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
  • ·古诗《大有·仙骨清羸》--《大有·仙骨清羸》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柳无言,双眉尽日齐斗。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