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邱逢甲。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注释】
①潸:流泪的样子
②四百万人:指中国台湾当时总人口
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
【翻译】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
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wWW.7gushi.com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相关古诗词

  • ·古诗《金缕曲·季子平安否》--《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顾贞观。其古诗全文如下: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
  • ·古诗《金缕曲·赠梁汾》--《金缕曲·赠梁汾》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
  • ·古诗《荷花·都无色可并》--《荷花·都无色可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
  • ·古诗《荷花·荷叶五寸荷花娇》--《荷花·荷叶五寸荷花娇》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石涛。其古诗全文如下: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
  • ·古诗《沁园春·恨》--《沁园春·恨》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郑板桥。其古诗全文如下: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
  • ·古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邱逢甲。其古诗全文如下: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
  • ·古诗《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
  • ·古诗《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 ·古诗《采桑子·九日》--《采桑子·九日》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
  • ·古诗《上元竹枝词》--《上元竹枝词》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符曾。其古诗全文如下: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