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元夕

汴京元夕》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李梦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注释】
①汴京:即今河南开封,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的都城
②中山:本为春秋战国时国名,汉以后为郡、府,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
③郑、燕:春秋战国时国名,郑国境在今河南,燕国境在今河北、辽宁
④宪王:指周宪王朱有炖(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精通音律,是著名的戏曲家
⑤金梁桥:汴梁桥名。
【赏析】
前二句,写来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场,表演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中山少男、郑燕少女都善演戏曲,说明当时杂剧传布的盛况。诗中“倚新妆”、“独擅场”应是互文见义。朱有炖的杂剧在体制上基本打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本加一人主唱的成法,经常出现合唱、轮唱,甚至旦唱南曲、末唱北曲或二人对唱等形式,并且他的剧作曲词流畅,音律和谐,着重歌舞,便于演出,所以尽管他的戏内容上无甚可取,却能广为传唱。少年男女争扮周宪王剧中人物,使我们对当时剧界的风气颇有所领会。而汴京作为古时都会,在历受金元劫难之后,经明初的休养生息而恢复生机,重现繁华,其民俗风情,也通过这两句表露出来。
第三句是前二句的拓展。实际上本文前面说到的表演朱有炖的杂剧,至此才正式点出。春乐府,是指朱氏杂剧中点缀太平盛世的“庆贺剧”或宣扬女子守贞的“节义剧”。自宋元以来,乐府常作为词曲的别名,朱有炖的杂剧、散曲集便称《诚斋乐府》。“齐唱”二字,刻意渲染出元宵欢庆,万民同乐的情景,给人的感觉是舞台上伶人的演唱与舞台下观众的和唱一起进行,场面肯定是热闹之极。最后一句笔锋一宕,写起了戏曲表演场地旁金梁桥外的夜景。“月如霜”之清冷幽静,与前面Www.7gushi.com所描绘的欢庆热闹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这一句实际上却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以淡墨衬浓彩,余韵宛转,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词之妙。“月如霜”令人想起苏东坡《蝶恋花·密州上元》词“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数语,二者都写元宵,李诗、苏词中“明月如霜”的意象实有相通处。我们不妨认为:正月十五的团圞明月是喜庆的象征。“明月如霜”的意象,正体现了“但原←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期望人世美好事物永存的普遍心理。

汴京元夕相关古诗词

  • ·古诗《立春日感怀》--《立春日感怀》作者为明朝文学家于谦。其古诗全文如下: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
  • ·古诗《客中除夕》--《客中除夕》作者为明朝文学家袁凯。其古诗全文如下: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 ·古诗《元夕二首其二》--《元夕二首其二》作者为明朝文学家王守仁。其古诗全文如下: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 ·古诗《怨·新妆竟与画图争》--《怨·新妆竟与画图争》作者为明朝文学家冯小青。其古诗全文如下: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
  • ·古诗《汴京元夕》--《汴京元夕》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李梦阳。其古诗全文如下: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注...
  • ·古诗《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作者为明朝文学家唐伯虎。其古诗全文如下: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
  • ·古诗《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作者为明朝文学家王守仁。其古诗全文如下: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
  • ·古诗《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文征明。其古诗全文如下: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
  • ·古诗《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卢挚。其古诗全文如下: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
  • ·古诗《醉太平·寒食》--《醉太平·寒食》作者为元朝文学家王元鼎。其古诗全文如下: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