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前言】
《霜月》是李商隐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想像为主,诗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事本平常,景色也不过是月白霜清。夜寒秋凉。然而诗人将静景活写,栩栩然传达了一种生动而优美的景象。在此诗中颇可看出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注释】
①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
②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
③楼南:一作“楼台”。
④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⑤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⑥素娥:即嫦娥。
⑦斗:比赛的意思。
⑧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翻译】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鉴赏】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wWw.7gushi.com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相关古诗词

  •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古诗《寄砀山主簿朱九龄》--《寄砀山主簿朱九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禹偁。古诗全文如下: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纸写红笺...
  • ·古诗《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古诗全文如下: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
  • ·古诗《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古诗全文如下: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
  • ·古诗《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
  • ·古诗《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古诗全文如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
  • ·古诗《行路难其二》--《行路难其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
  • ·古诗《夜归鹿门歌》--《夜归鹿门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词全文如下: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
  • ·古诗《观书有感其二》--《观书有感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朱熹。古诗词全文如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