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前言】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上。两首诗都蕴含了落叶归根之意,亦兼有韶华易逝的慨叹和日暮乡关的愁绪。第一首诗由眼前的夏日美景联想起江南故乡的风光,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写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注释】
⑴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洪迈《容斋三笔》:西太一宫,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西南八角镇。
⑵鸣蜩:鸣蝉。
⑶酣:浓透。“柳叶”二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
⑷三十六陂: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春水:一作“流水”。
【翻译】
柳叶与鸣叫的蝉显出暗绿的颜色,落日的红光映在荷塘上,使那一池红莲更加红艳夺目。望见了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白头的我回想起了江南。
【赏析】
第一首,“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这两句写所见景物,纯以名词巧妙组合,色彩对wWW.7gushi.com比鲜明。“绿”而曰“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鸣蜩,就是正在鸣叫的知了(蝉)。“柳叶”与“绿暗”之间加入“鸣蜩”,见于那些知了隐于浓绿之中,不见其形,只闻其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有声有色。“红”而曰“酣”,把荷花拟人化,令人联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脸庞儿泛起了红晕。
“荷花”与“红酣”之间加入“落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表明那本来就十分娇艳的荷花,由于落日的斜照,更显得红颜似醉。第三句“三十六陂春水”补写池塘水,但写的不仅是眼中的水,更主要的是,还是回忆中的江南春水。最后一句“白头想见江南”,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故乡。三四两句有回环往复之妙。就是说,读完“白头想见江南”,还应该再读“三十六陂春水”。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却像江南春水那样明净,因而就联想到江南春水,含蓄地表现了抚今追昔、思念亲人的情感。
此诗前两句就“柳叶”“荷花”写夏景之美,用了“绿暗”“红酣”一类的字面,色彩十分浓艳美丽。这“红”与“绿”是对照的,因对照而“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景物更加动人。第四句的“白头”,与“绿暗”“红酣”的美景也是对照的,但这对照在“白头”人的心中却引起无限波澜,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全诗由真入幻,触景生情,语意简明而含蓄。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相关古诗词

  • ·古诗《赠樊著作》--《赠樊著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
  • ·古诗《赠元稹·自我从宦游》--《赠元稹·自我从宦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岂无山上苗...
  • ·古诗《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作者为金朝诗人赵秉文。其古诗全文如下: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前言】《和韦...
  • ·古诗《增广贤文》--《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
  • ·古诗《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 ·古诗《早春寻李校书》--《早春寻李校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带...
  • ·古诗《孔子的名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
  • ·古诗《秋风词》--《秋风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古诗《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