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前言】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创作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堪称为史诗,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壮举。其语言通俗,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刚健有力,比喻形象,富有文采。
【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2)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毛泽东在湖南省东北部和江西省西北部领导农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军,成立一支工农革命军。九月九日起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举行武装起义,遭到敌人围击。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51号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4)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1933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八一军旗。
(5)匡庐:首次发表时原作“修铜”,即修水、铜鼓。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匡庐”。
(6)潇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首次发表时原作“平浏”,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潇湘”。借潇水和湘江指湖南省。
(7) 同仇:同心合力打击敌人。《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8) 暮云愁:象征反动势力压顶,百姓生活窘迫。
(9)进、动:按《西江月》词律,上下阕末句末字当与二、三句末字同韵异调,即第二、第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里没有按律押韵,而依湖南方音用进、动两字隔阕押韵。
【翻译】
这支军队叫工农革命军,它的旗号是镰刀与斧头。江西庐山一带不停留,要向湖南直接进发。地主重重压迫农民,农民个个同心协力打击地主。秋收时的黄昏云发愁,霹雳一声秋收暴动。
【赏析】
这首词遣词造句,明快有力,富有文采。仔细品味,不禁惊叹作者用词之考究,对待历史态度之严谨。“旗号镰刀斧头”,使工农革命的特点表现得具体鲜明;“匡庐”准确地道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整个幕阜山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到处响彻秋的怒号的情势。同时,“匡庐”对应下句的“潇湘”,“匡庐”也可引申为“江西”的代称,更全面地反映了“八七”会议后,整个湘赣工农运动的态势。““潇湘”准确说明了当时的斗争意图,当时目标指向当时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WWw.7gushi.com,但这一目标又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作者用了“要向”,后来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状况,在文家市会师大会上,毛泽东等实事求是,改变了斗争方向,最终作出了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决策,并随之建立了我党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独创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个“直”字,坚决明快!
“愁”最为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民在秋收后的真切感受,秋收后农民的劳动果实被地主阶级无偿占有,并饱受压迫和摧残,白色恐怖的背景下,农民只有“愁”了,最后被逼挥戈暴动,进一步说明了“霹雳一声暴动”的原因。暮云愁”、“霹雳一声”,比喻形象,有气魄。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开宗明义,庄严自豪。以对仗的形式写出,给人以声势赫赫、威风凛凛、红旗招展、阵容严整之感。9月9日后,起义军从破坏粤汉铁路开始,分别从江西西部的几个集结地出发,扑向湖南长沙。
上阕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行动的迅速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开头两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旗帜鲜明,铿锵有声,为全诗创造了昂扬奋发、气壮山河的氛围。与以往的军事行动不同,这次起义不再借用国民革命旗号,而是第一次坚决、公开地打出工农革命和共产党的旗号,表示它是一支受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两句说队伍走向,突出指挥若定的气概及奋勇前行的气势。
下阕追叙起义的原因和不可阻挡的气势,照应了上阕,必然的因果关系显得极有说服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起始两句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的尖锐程度,指出秋收起义的内在原因及动力。“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前句写地主催租索债给农民带来无限的悲愁,于是后句“霹雳一声暴动”便成为必然之势,顺理成章,形象生动,充分显示出起义的正义性,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

西江月·秋收起义相关古诗词

  • ·古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
  • ·古诗《如梦令·元旦》--《如梦令·元旦》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
  • ·古诗《清平乐·蒋桂战争》--《清平乐·蒋桂战争》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
  • ·古诗《西江月井冈山》--《西江月井冈山》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
  • ·古诗《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秋收起义》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
  • ·古诗《菩萨蛮·黄鹤楼》--《菩萨蛮·黄鹤楼》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
  • ·古诗《贺新郎·别友》--《贺新郎·别友》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
  • ·古诗《虞美人·枕上》--《虞美人·枕上》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 ·古诗《四言诗·祭母文》--《四言诗·祭母文》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
  • ·古诗《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