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送友人

峡口送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曙。其全文如下: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前言】
《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作者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注释】
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欲尽春:春欲尽。
③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这两句说,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后两句说,来的时候他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翻译】
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鉴赏】
唐时,以相互送别为题的绝句颇多,或写景寄情,或直抒心怀,在写作上手法多样,千姿百态。这首《峡口送友》,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客中送客,自难为情,况又“万里”之远,“同为客”呢?作者身为客人却反客为主,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已送客惆怅心情。
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绘,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词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句铺阵,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选材一般,写法却比较别致。可见,作者匠心独用,想象力较为丰富。表达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该诗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www.7gushi.com悲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没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复杂。

峡口送友人相关古诗词

  • ·古诗《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翁卷。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
  • ·古诗《梁书》--《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 ·古诗《南齐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
  • ·古诗《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雍陶。其全文如下: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
  • ·古诗《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曙。其全文如下: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前言...
  • ·古诗《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向子湮。其全文如下: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
  • ·古诗《咏怀·林中有奇鸟》--《咏怀·林中有奇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阮籍。其全文如下: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
  • ·古诗《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 ·古诗《古风·登高望四海》--《古风·登高望四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如下: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