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玉人肠断处 一渠春水赤栏桥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其古诗全文如下: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注释】
1、杨柳枝:乐府近代曲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唐易名《杨柳枝》,开元是已入教坊曲。至白居易依旧曲作词,翻为新声。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或咏柳抒怀,或写与杨柳有关的情事。
2、宜春苑:宫苑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秦时在宜春宫之东,汉称宜春下苑,唐代改建为曲江池,因河水水流曲折,为盛节游赏胜地。
3、长条:指细长柔软的柳枝。
4、舞腰:比况之词,状杨柳细软若舞腰也。
5、玉人:美人。
6、肠绝:一作肠断。
7、赤栏桥:长安城郊桥名。隋开皇三年,筑京城,引香积渠水自赤栏桥经第五桥西北入城。桥因有红色栏杆而得名。
【翻译】
宜春苑外细长的柳条,在春风中悠闲地拂动着,宛如舞女纤弱的腰肢。这风姿袅袅的柳树闲置宫外,不由让人触景伤情www.7gushi.com,产生了伤春自怜之情。这里正是玉人伤心肠断的地方,赤栏桥下的一渠春水涓涓流淌,就好像她哀怨怅恨的眼泪一样。
【赏析】
《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与作者另一首咏柳词《杨柳枝·苏小门前柳万条》相比,柳所在地不同,内容亦有异,但艺术风格则相同:婉约、含蓄、绚丽。
起句,点明咏柳本题。“宜春苑外”四字,点出杨柳所在之地。“最长条”三字,简约的勾勒柳枝的“长条”形状。柳,向以“垂柳”为美,冬去春来,发芽抽枝,很快长条拂地。因而咏柳的作品,总是渲染柳条的柔长。温词言柳,也先写其“长条”,既将柳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而着一“最”字,分明已将人的观感溶于其中。那么,词人不写其他花树,却独言柳,只是因为柳的“最长条”呢,还是另有别的什么原因?原来,细长柔软的柳条,最能勾起人的离情别绪。柳条随风摇摆,与人难舍又难分,好像还有许多惜别的话,没有说出来,饱含着激情。细细地柳丝,似人的情思!因此,描摹柳的“长条”,已暗示人的伤怀,以物喻人。
紧接“闲袅”句,承首句,咏柳枝柔细而俏美的样子。美人舞腰纤软,用以媲美杨柳树枝在春风中舞动的轻柔美妙景象,十分生动可爱。“伴舞腰”,其一“伴”字,描摹柳条与春风结“伴”,即与春风共舞 ,拟人化手法更为浓重,甚得物之神韵!自然地引起下文“玉人”的感怀。
三、四句,借柳而赋离情。“玉人”即美人。此处或可暗喻宜春宫女。“肠绝”,尤肠断,比喻极度的悲伤。说“玉人”肠绝,表明她的悲伤;而用虚词“正是”蝉联,便与首句“最”字挽合,既有开合震荡的节奏感,更强化了此句与上两句之间的一意贯连,即标明,正是春风中摇动的柳条,牵惹起“玉人”的离情别绪。至此,感悟伤怀的题旨充分表露,唱叹之间,使物我无间。
“一渠春水赤栏桥”,再以景结拍。此句,表面来看,正与首句景色相合:宜春苑外,碧水红桥,映衬绿柳,为画面增添许多春色。这景象,明丽可人。但是,联系上片“玉人肠绝”,便显然可见眼前景含无限情。作者借“桥”的意向,喻示桥头折柳送别,令人肠断,像汉人送远行者至灞桥伤别一样。故“赤栏桥”一经温词采用,便顿现光彩,使得后世亦常用以描写离别情境。而“一渠春水”的意向,既比拟愁如春水,也象征别易会难、别情无奈,“恰似一江春水流”,空留感伤!
这首《杨柳枝》在艺术上很有可取之处。咏物与写人和谐地结合,组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正是玉人肠绝处”,在写柳之可爱以后,结合写了古代的女性,既丰富了咏物的内容,又创造了不同的意境。作者只客观地咏物写人,而读者从中自可领略所咏之物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这首词的咏物和表达情意,作者用了暗示、联想等手法来实现的。一、二、四句均在咏柳,描写柳,但并未点出柳字。而分别用了借代、比喻、典故等修辞方法暗示出来。这种手法既是造成这首词婉约含蓄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增加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这一受小词,言简意深。将咏物与伤怀融在一起,不露一丝痕迹。其中,不仅是柳之“长条”牵愁惹恨;春风、春水、赤栏桥,皆染上离人的意绪,读来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