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槛春风玉树飘 空江铁锁野烟消
“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出自宋朝诗人龚鼎孽的作品《上巳将过金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
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注释】
①上巳:古代以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魏晋后为三月初三)为“上巳”。旧俗此日在水边洗涤污垢,祭祀祖先,称“修禊”。
②玉树:六朝时陈后主建都金陵,沉迷声色,不理政事,曾作《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时人以为亡国之音。
③空江铁锁: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吴以铁链锁江截之。王浚作大筏,用火炬烧毁铁锁,战船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降,吴亡。
④兰亭:在今浙江绍兴。353年(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等41人于三日在此集会“修禊”。
⑤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使广东,归途经过南京时写的。上巳指阴历的三月初三日,古人在这天集于水边,洗涤污垢,祭祀先人,谓之修禊。提到此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王羲之《兰亭序》的故实。南京古称金陵,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建都地,也曾经是南明王朝的都城,作者是明朝故臣,在上巳之日经过此地,无限感慨油然而生,不禁写下了这篇吊古伤今的诗作。
首句“倚槛春愁玉树飘”,用的是陈朝《玉树后庭花》的故实。陈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其所作诗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长久”的句子,时人称为亡国之音。www.7gushi.com龚氏诗言“玉树飘”,一个“飘”字,喻指陈朝的覆亡,倚槛面对玉树的飘零,一腔无限的春愁便盈胸溢怀。作者对故朝旧主的百感千情,全赖一个“愁”字来传达给读者。玉树飘零,盛明覆灭,春风无情,时命难挽,顿时使作者陷入了无可如何的惆怅之中。
此句“空江铁锁野烟销”,用的是晋代王浚伐吴的故实。吴人在长江上设置铁锁链,但终于战败,吴帝孙皓只得投降。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云:“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也是用的这一典故。龚诗用一个“销”字,喻指战争的结束,东吴的灭亡。作者上句写陈,此句写东吴,这是有意安排的一种倒溯的次序。陈与东吴一尾一首,概括了在金陵建都的六朝衰落覆亡的历史。
王羲之《兰亭序》云:“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又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就是龚诗所言的“兰亭感”。玩味这几句话,人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前两句中是先陈后吴,而不是按照时代发展的自然顺序先吴后陈了。如果作者的兴怀仅限于兰亭之感,意蹈前人之辙,也就流于一般了,而这里用了一个“何”字,这就把诗的境界开拓出去了。读者不禁要问,除兰亭之感外,作者到底还有些什么感慨兴于胸怀呢?这就是一个使人体味不尽的话题了。兰亭之感止于人生的短暂、乐事之无常,而龚氏的“春愁”却大到民族的兴衰、国运的迭替。今之视昔,或飘或销,后之视今,不言而喻。局外之人无关痛痒,自可宏词阔论,笑谈古今,而龚氏作为新旧朝交替之中的一个降臣,,历史已经写定,他将何面目以示后人?面对前朝旧都,他又作何感想?玉树飘零,枝叶关情,“后庭花落肠应断,也是陈宫失路人”(《赠歌者南归》),作者“春愁”的程度,一个“何限”,令人神思遐往。
流水送旧朝,青山遮往事,作者又为之奈何!诗以“愁”字达情,以“送”字寄感,情感沉郁,意蕴丰厚。“流水青山送六朝”一句,其字有限,含蕴则无穷。江山永在,人事交更,这流水青山已经送走的,和将要继续“送”下去的,何止六朝而已。这接连不断的一幕幕兴衰史,令后人作何感想呢?在连自己也将要被“送”走之时,面对故国,其感慨又岂是一区区兰亭之感所能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