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五两 谁是浔阳客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注释】
⑴刘昱:作者的友人。
⑵苇: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⑶浪头:掀起的波浪。
⑷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⑸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翻译】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www.7gushi.com,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

相关信息

  • ·《竹覆经冬雪 庭昏未夕阴》--“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作品《苏氏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
  • ·《南山当户牖 沣水映园林》--“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作品《苏氏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
  • ·《别业居幽处 到来生隐心》--“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作品《苏氏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
  • ·《行人夜宿金陵渚 试听沙边有雁声》--“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
  • ·《鸬鹚山头微雨晴 扬州郭里暮潮生》--“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
  • ·《北风吹五两 谁是浔阳客》--“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
  • ·《八月寒苇花 秋江浪头白》--“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
  • ·《求之不可得 沿月桌歌还》--“求之不可得,沿月桌歌还”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万山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
  • ·《游女昔解佩 传闻于此山》--“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万山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