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急悲声发 聆我慷慨言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飞观百余尺》,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注释】
⑤亮:诚然。
⑥丧元:丢掉脑袋。
⑦拊剑:按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愿意从军讨蜀。
⑧赴太山:“太山”即“泰山”。指欲从军讨吴,泰山地近吴境,故云“赴泰山”。
【翻译】
高阙凌空百余尺,我临窗凭轩放眼四顾,朝夕入眼的是千里平原。烈士多悲壮之心,小人只求苟且偷闲。国仇尚未根绝,为此我甘心命丧黄泉。按剑而起遥望西南,我情愿魂归泰山。琴弦急促声调悲切,请君听我这番慷慨之言。
【赏析】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为第二小节,“烈士”,指有正义感而不怕牺WWW.7gushi.com牲的人,在古代不一定专指死者。“偷自闲”,偷安而自甘闲散。“亮”,诚然,实在。“塞”,防止,杜绝。“国仇”句,是说国家的仇敌诚然是一时还消灭不了的。原意是说勇士要时时不忘自己应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烈士”二句看似泛指,涵义实深。意谓自己本是“多悲心”的“烈士”,但每当遇到报国歼敌的机会,却不允许自己参加,尽自己一份力量。这无异把自己看成苟且偷安的“小人”。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客观的、平列的,事实上却洋溢出作者报国无门的一腔义愤。因此接下来坚决表态:在国仇未灭之时,自己是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
然后转入“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这第三小节,承上第一小节登高远眺的描写更明确地表示,自己是关心魏蜀双方的战斗的,很想亲身奔赴前线。蜀在魏之西南,故作者“抚剑”而瞩目“西南”。“太山”,这里不是指山东的泰山,而是指陕西的太乙山。此山与终南山相接,在今陕西郿县南,正当蜀军入魏的冲要之地。当时诸葛亮既围陈仓,扬言要从斜谷取道郿县,太乙山正是必经之路,故作者打算奔赴到那里迎战敌人。
最后两句,依黄节注,“弦急悲声发”是比喻作者为什么要让人们听他慷慨陈辞。“弦急”,指把琴弦绷紧,使调门儿增高。盖弹琴时如果要使音调高亢激越,便把琴弦拧紧。音调既高,“悲声”乃作。这两句意思说琴弦一“急”,琴声自“悲”;而大敌当前,国家多事,自己却被投闲置散,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才悲愤交加,慷慨陈辞的。这两句既是“国仇”二句的补充,又是全诗的结语。

相关信息

  • ·《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
  • ·《及尔同衰暮 非复别离时》--“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
  • ·《生平少年日 分手易前期》--“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
  • ·《结发辞严亲 来为君子仇》--“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浮萍篇·浮萍寄清水》,其古诗全文如下: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
  • ·《浮萍寄清水 随风东西流》--“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浮萍篇·浮萍寄清水》,其古诗全文如下: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
  • ·《髫龀无夭齿 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 慈母亦复然》--“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灵芝篇·灵芝生王地》,其古诗全文如下:灵芝生王...
  • ·《庠序不失仪 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 比屋皆仁贤》--“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灵芝篇·灵芝生王地》,其古诗全文如下:灵芝生王...
  • ·《古时有虞舜 父母顽且嚚 尽孝于田垄 烝烝不违仁》--“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灵芝篇·灵芝生王地》,其古诗全文如下:灵芝生王...
  • ·《灵芝生王地 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 光采晔若神》--“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灵芝篇·灵芝生王地》,其古诗全文如下:灵芝生王...
  • ·《弦急悲声发 聆我慷慨言》--“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飞观百余尺》,其古诗全文如下: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