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日东瀛变 此地还成要路津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释】
⑥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⑦才见:依稀可见。
⑧东瀛:东海。据《神仙传·麻姑》记载,“麻姑谓王方平日:自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⑨要路津:交通要道。
【翻译】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鉴赏】
颈联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从这首诗的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wWW.7gushi.com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此诗为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时作,作者想起登临古城的所见所感,想见沧海桑田的巨变,唏嘘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诗。联系诗人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创作背景,可知这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长期感情积淀的爆发,在怀古的表象背后,蕴含着对已然“四海为家”的大唐江山的深深忧虑。

相关信息

  • ·《渡头轻雨洒寒梅 云际溶溶雪水来》--“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松滋渡望峡中》,其古诗全文如下: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
  • ·《徒使词臣庾开府 咸阳终日苦思归》--“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荆州道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 ·《风吹落叶填宫井 火入荒陵化宝衣》--“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荆州道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 ·《马嘶古道行人歇 麦秀空城野雉飞》--“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荆州道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 ·《南国山川旧帝畿 宋台梁馆尚依稀》--“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荆州道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 ·《不知何日东瀛变 此地还成要路津》--“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 ·《华表半空经霹雳 碑文才见满埃尘》--“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 ·《田中牧竖烧刍狗 陌上行人看石麟》--“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 ·《汉寿城边野草春 荒祠古墓对荆榛》--“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 ·《想见扶桑受恩处 一时西拜尽倾心》--“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送浑大夫赴丰州》,其古诗全文如下: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