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带甲满天地

送远·带甲满天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翻译】
本诗歌运用了白描手法将浓浓的离别情写的入木三分,用浓浓的情谊来衬托尘世的悲凉和离别的那份无奈孤寂的心境。对社会当时的衰败景象看的非常透彻,对人情冷漠的无限感慨。用“岁月晚”,“霜雪清”将诗歌的基调定的非常幽静,清雅。同时,凸显了世人独有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鉴赏】
杜甫于公元759年(干元二年)离秦州,此时“不言所送,盖自送”(浦起龙)之作。
首句以提问开篇。“带甲”,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矫健的笔力,引起读者注意。
次句“君”为诗人自指。作者向自己发问:兵荒马乱之际,为何在这样的时刻“远行”?“亲朋”二句写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草木”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此联“岁月”二字本当用平,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突破声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语言,描绘寒冬的旅程,成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个诗例,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别离”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这里字面上在说“古人”,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诗以“送远”为题,但从后四句看,“当是就道后作”。这样,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浦起龙)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秦州,入蜀道,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一哭”,却无人以诗相送,情景是颇为凄凉的。为了自壮“行色”,他“就道”后补写了这首名作。这与他天宝十四年“免河西尉,为WwW.7gushi.com右卫率府兵曹”时所写《官定后戏赠》,很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纯出于游“戏”笔墨,而且“微禄”“耽酒”,“圣朝”“狂歌”,还可为“故山归兴”,“向风”“回首”。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乱中,“带甲满天地”的时刻。“鞍马”入蜀,茫茫前路,还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戏”的闲情。回味“昨日”告别场景,想“见”“古人”惜别“情”意,无怪乎要“感慨悲歌”,放声长吟了。
本诗歌运用了白描手法将浓浓的离别情写的入木三分,用浓浓的情谊来衬托尘世的悲凉和离别的那份无奈孤寂的心境。对社会当时的衰败景象看的非常透彻,对人情冷漠的无限感慨。用“岁月晚”,“霜雪清”将诗歌的基调定的非常幽静,清雅。同时,凸显了世人独有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送远·带甲满天地相关古诗词

  • ·古诗《书院二小松》--《书院二小松》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群玉。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 ·古诗《过分水岭》--《过分水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前...
  • ·古诗《过分水岭·陇山高共鸟行齐》--《过分水岭·陇山高共鸟行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棠。其古诗全文如下: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势崩腾WwW.Slk...
  • ·古诗《爱碣石山》--《爱碣石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叉。其古诗全文如下: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翻译】这首诗中所描写...
  • ·古诗《送远·带甲满天地》--《送远·带甲满天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草木岁月晚,关...
  • ·古诗《去蜀·五载客蜀郡》--《去蜀·五载客蜀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萧湘游。万事已黄发,残...
  • ·古诗《途中·悠悠辞鼎邑》--《途中·悠悠辞鼎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其古诗全文如下: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风行常有地,云...
  • ·古诗《始闻秋风》--《始闻秋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
  • ·古诗《杨柳枝词·炀帝行宫汴水滨》--《杨柳枝词·炀帝行宫汴水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